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對華發動“新鴉片戰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12 09:39:40  


美國始終認為,人民幣未能大幅升值,使其貿易失衡,失業嚴重。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俄羅斯《但是》雜誌2月28日載文《被迫開放》,摘要如下:

  美國會不會借助“新鴉片戰爭”來解決對華經濟關係中存在的問題?這個世界的主要經濟強國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於是開始施加軍事壓力。這個場景讓人想起美國2011年11月宣布的“轉向亞洲”戰略,也讓人回想起幾乎是200年前發生的一段歷史。

歷史驚人相似

  18世紀的中國,與21世紀初一樣,是世界主要出口大國。歐洲市場對中國茶葉、絲綢和瓷器的需求很大。而中國自給自足的經濟幾乎不需要進口商品。貿易逆差是要用白銀來支付的,這讓當時的主要進口國英國十分惱火。英國在試圖向中國出口英國船只和印度的棉花未果後,決定向中國出口在印度種植的鴉片。18世紀中葉中國年進口鴉片400箱,到19世紀40年代已經達到4萬箱。鴉片出口利潤超過了購買茶葉和絲綢的支出,1836年純收入達到了1800萬兩白銀。中國人吸食鴉片的現象從南方擴散到全國。中國當局感到了不安,1839年中國軍隊迫使英國人交出鴉片2萬多箱,焚燒了整整三周。當時的世界工廠英國同時也是海上霸主,決定將商戰變成軍事戰爭。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而告終。中國被迫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中國變成了西方國家的半殖民地。

  鴉片戰爭已經過去了170年,儘管美國不是“世界工廠”,但仍是“海上霸主”。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在2011達到了3000億美元,在美聯儲的中國賬戶上累計的美國國債幾乎有1.2萬億美元。美國企圖制止這種趨勢,甚至想扭轉中國的貿易攻勢。主要形式是要求中國提高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從而刺激美國的出口,削弱中國商品的競爭力。

中國軟硬不吃

  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增長迅速,同時日本也購買了美國的大量國債,幫助美元保持穩定。在美國的巨大壓力下,日本人被迫提高日元匯率。1985年簽訂了載入歷史的《廣場協議》。根據協議,1985-1987年日元升值50%以上。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終於破裂,著名的日本奇跡變成了持續20年的經濟萎靡。日本人由於與美國的軍事政治關係而被迫在經濟上做出剖腹自殺的舉動。

  與日本人不同,中國人拒絕提高人民幣匯率。1994年至200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保持在1美元兌8.28元人民幣的水平上,然後直到2008年允許升值21%,升值中止。2010年6月逐漸恢復升值,到2012年11月人民幣又升值12.6%。但是華盛頓要求北京“大躍進”,一下子升值20%至40%。當然,中國領導人不會這樣做。北京喜歡研究他國的教訓,清楚《廣場協議》對日本造成的後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