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扎緊政府“錢袋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8 14:56:09  


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作2011年中央決算的報告。財政部部長謝旭人27日介紹說,2011年中央公共財政收支總量相抵,赤字6500億元,比預算減少500億元。2011年中央單位“三公經費”支出合計93.64億元。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美國《僑報》6月28日載文《如何扎緊政府“錢袋子”》,摘要如下:

  鐵道部9處房產按1元價值核算,未進行公開招標,投資1850萬元製作中國鐵路宣傳片,且未達到預期效果;商務部6000萬元項目未公開招標;中科院以項目名義發億元福利;國土資源部挪用資金1116萬發津貼;甘肅舟曲災區2000萬重建款入個人賬戶;而應該在三年內完成的18省校舍安全工程,三年來僅完成一半……這是本月27日中國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對2011年度50個中央部門財政收支審計情況時所提到的問題。

  其實,審計署發現和劉家義在報告中提到的財政資金使用問題遠不止上面列舉的那些。每年的審計都會發現不少資金使用違規,多則百餘億元,少則幾十億。據劉家義今年的報告,審計署共向司法機構移送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112起,涉及300多人。

  而海內外輿論關注的“三公”(公務接待費、公車購置和公款出國)花費,從去年開始列入財政部長的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中,據謝旭人部長此次報告的數據,2011年中央行政單位“三公”經費支出合計93.64億元,比上一年減少了1億元。各級地方政府的情況如何?尚是未知數。

  長期以來,公帑使用的不透明一直受到外界詬病,近年來,中國政府在預算透明和審計信息公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步。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真正縮減“三公消費”、遏制“違規花錢”。在陽光下使用財政資金,不僅是納稅人的要求,也是政府樹立公信力和民主廉潔形象的必由之路。同時,節制公帑消費,對宏觀經濟的調控、抑制通脹不無益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