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轉型遭遇瓶頸,中國唯有改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0 17:07:33  


 
  有人說,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必須在發展中解決,這也為“唯GDP論”者找到注腳。然而,豬肉生產的水平提高了,供給增多了,肉價卻漲瘋了;房地產市場的投入每年都在增加,開建項目每年都在增加,房子越建越多,房價也越來越高,並從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波及全國幾乎所有的中小城鎮。官方最新出爐的6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數據顯示,二三四線城市正成為新一輪房價上漲的領跑者。

  今天,中國正處快速發展中,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物質極大豐富,但為什麼一些老問題不僅沒有解決,反而在越聚越多,越來越突出呢?是中國的總供給不足嗎?那為什麼還有許多產能過剩呢?是需求不足嗎?那為什麼住房還要限購呢?公交車總是人多車少?看病還要排著長隊呢?大學校門還是那麼難進呢?

  顯然,簡單的供求理論已解釋不了複雜的經濟現象。這其實也告訴人們,中國當前面臨的問題不是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宏觀社會管理與協調問題;不止是轉變發展方式的問題,也是變革經濟調控思維與手段的問題。

  有些問題可以在發展中解決,但有些問題的解決與經濟增不增長毫無關係;有些矛盾的化解需要拿錢說事(有財政實力),但有了錢並不意味著可以包辦一切;有些可以從供求關係中找到答案,有些卻需要從機制和政策本身找病根。

  胡錦濤在中共紀念建黨90周年大會上就告誡說,作為執政黨,中共面臨“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即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和外部環境考驗,以及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和消極腐敗的危險。這些現象不正是當前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矛盾的源頭嗎?

  解決轉型期經濟與社會中的矛盾和難題,如果總是在等時機、拖時間、找借口或在被迫中倉促進行,如果銳意改革的精神漸失,如果懈怠情緒潛滋暗長,如果政策的制定脫離群眾並為各種利益集團所困,不僅會喪失中國的戰略機遇期,更會斷送中華崛起的美好前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