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學者:不必盲從美國智庫的忽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6 00:06:58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高級研究員、曾任美國《外交》雜誌主編長達14年的莫伊西斯.納伊姆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環球時報摘要:在清華大學近日舉行的一次小型國際研討會上,來自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高級研究員、曾任美國《外交》雜誌主編長達14年的莫伊西斯.納伊姆博士提出了兩個意味深長的問題。一是近5年來幾乎所有能引起全球性關注和辯論的主張和思想均產生於美國,而不是美國之外。二是雖然美國研究外交政策的智庫居全球之冠,但智庫的研究與政策制定者以及實際外交政策之間的鴻溝在擴大。
  
  作者:賀文萍 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室主任

  在清華大學近日舉行的一次小型國際研討會上,來自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高級研究員、曾任美國《外交》雜誌主編長達14年的莫伊西斯.納伊姆博士提出了兩個意味深長的問題。一是近5年來幾乎所有能引起全球性關注和辯論的主張和思想均產生於美國,而不是美國之外。二是雖然美國研究外交政策的智庫居全球之冠,但智庫的研究與政策制定者以及實際外交政策之間的鴻溝在擴大。

  這兩個問題的提出既體現出美國式的驕傲,也反映出美國式的自省精神和危機意識。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智庫研究能力最強大的國家。僅華盛頓馬塞諸塞大街兩旁,就比肩雲集著布魯金斯學會、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等50家著名智庫,加之學者與官員之間身份靈活轉換的“旋轉門”制度,全球國際關係研究的從業者們一般都把美國模式看成是學習榜樣。那麼,納伊姆博士何以站在峰之巔卻生出“美國學界與政界之間鴻溝在擴大”的感慨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