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高鐵,錢在何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9 08:00:49  


 
  然而,中國鐵路仍然亟需改革,不改革不得已提高運營能力、解決資金的燃眉之急。綜合美日的鐵路改革經驗,考慮到中國的鐵路組織結構和運營模式,筆者認為,改革的方向應當包括:弱化價格管制、商業化運作、收入多元化、分享土地增值以及借助資本市場等。

  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弱化價格管制。鐵路目前的定價系統既非基於成本,也非根據需求,而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從乘客和貨主角度來看,如果總是買不到部分線路的列車票、或者在某些季節總是無法獲得服務,那麼必然存在供需失衡的問題。應當允許票價浮動,這對鐵路公司和用戶而言都是好事——鐵路公司可以獲取更高的收入和利潤,乘客也可以享受以前無法獲得的服務。

  其次,是收入多元化。和日本一樣,鐵路公司可以在車站修建購物中心並租賃給商鋪和餐飲店。由於火車站客流量龐大,這些地段被認為是商業地產的理想位置。同樣的,貨運鐵路公司可以延伸到倉儲和其他物流業務,從而在縱向價值鏈中實現擴張。

  再者,分享土地增值也是一個有效手段。鐵路會帶來土地升值。鐵路公司可以選擇在相對偏遠的地區建造車站來從中獲利,並參與附近的房地產開發。港鐵公司基本就採取這一運營模式。

  最後,借助資本市場。從目前來看,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和大秦鐵路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是成功的。部分盈利的鐵路線路是股權投資者的理想目標,因為它們提供了類似高速公路股的穩定現金流。對於不怎麼盈利的線路,可以探索發行債券來獲取建設資金。由於帶有准政府性質以及隱性政府保證,債券融資成本會低於銀行貸款利率。

  鐵道部的財務狀況的確不夠好,不斷攀高的債務沒有顯示任何近期會好轉的跡象,營業利潤也不足以償還債務。然而,依據日本經驗,筆者相信,出於中國鐵路的公益性和社會責任,只要政府想繼續發展鐵路行業,就會不斷向其投入資金,脆弱的資產負債表並不一定意味著未來會“破產”。當然,政府也可以像80年代的美國和日本一樣實施改革,剝離鐵道部的債務,讓該行業擺脫財務困境。從很多意義上,改革宜早不宜遲,未雨綢繆好於亡羊補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