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沸騰房市背後的社會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6 09:51:04  


  中評社香港8月16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8月16日載文《沸騰房市背後的社會病》,文章說,我那有四套房的同事,最近又在頻頻出擊,琢磨著趁樓市盤整再升級換代一下自己住的房子。他目前的四套房子有三套出租,月租金總和超過一萬。從樓市中獲益不小的他,更加認定了這條投資之路。

  隨著調控政策基本到位,買方在觀望中漸漸失去耐心,在“利空出盡是利好”的慣性思維下,7月部分地區樓市成交有所抬頭。幸好此時各部門趕緊重申了調控政策不變,並且進一步出台了禁止房地產信托融資以及第三套貸款的政策。

  瓦特看到沸騰的水壺發明了蒸汽機。時下的樓市給我的感覺也是那突突冒著熱氣的熱水壺,不斷地想要頂起壓在頭頂的蓋子。這股熱流不僅僅來源於結婚、上學和落戶等各種所謂的剛需,還來自於我同事這樣的各種改善和投資需求。而這沸騰熱流反映出的,其實是我們這個國家的社會病。

  這社會病一方面是保障體制不健全。通貨膨脹吃掉了我們有限的收入增長、醫療保障不足以保障我們的健康、孩子的教育讓我們輾轉反側、養老保障又面臨“我們現在養老人,我們老了沒人養”的人口赤字。在社會保障缺位的情況下,個人不得不尋求有效的投資途徑以保障自己現在和以後的生活。這時我們又面臨了社會病的第二重問題──缺乏可靠的投資途徑。

  在歐美國家,政府推出各種教育和養老的基金計劃供公民參加,不僅收益不錯,還可以免稅。同時這種變相的儲蓄也有效防止了因為面臨變故而迅速返貧的風險。在我們國家,這部分福利首先就缺失了,而股市更是傷透了老百姓的心。凡是走過股市和樓市十年的人,回過頭來都會更加堅定的相信──只有樓市才能救自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