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空城現象:中國房地產泡沫已刺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4 10:28:31  


 
  別有意味的是,同一天,央行召開分支行行長座談會強調“下半年要繼續落實的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同時嚴格執行差別房貸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儘管這也被認為是央行想在力保經濟增長和抑制地產過熱之間走“平衡木”(因大陸各銀行早已加入了房地產的吹泡泡),但人們仍不能不對未來數年的中國經濟走勢感到擔心。

  回到那些大量空置房的現實中來,在投資客瘋狂搶購了遠郊區的別墅而未入住,實際上卻是透支了未來房價飈升收益的時間成本——讓房價在如此高位運作可保證中國宏觀經濟不出現大幅衰退,但這樣的高位運行卻也將奪去那些投資客的未來。

  維持“潛在購房者的繼續觀望”應當說是符合當前中國房地產博弈參與方的共同利益的。但是平衡和靜止將是暫時的,波動和失衡才將常態的。當經濟學家正在爭執中國的金融政策將會如何從平衡木上平安落地的時候,普羅大眾對於“遠水解不了近渴的公租房制度”似乎仍抱有耐心。而時間成本在不同的選擇裡會表現出收益與損失的反向擴大,這個經濟學常識正在潛移默化為中國房地產行業加劇中國社會的整體急燥症。

  當中國股市七月收出紅盤、八月又開出首個長陽線時,人們對經濟的信心再度得到恢復。這無關洪水肆虐、無關城市高溫、無關礦難頻發、甚至無關外貿復甦,房地產新政與空置房爭議的交鋒,愈來愈讓人看清了中國經濟“只能”和“必須”的選擇,即用一定的經濟增長獲得增量,以保證存量的調整有效及時——否則,改革就將止步,成本無以支付。

  然而無論是“價格泡沫”還是“數量泡沫”(見於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評價空置房之語),刺破泡沫總是一件危險之事。人們善意地期望中國房地產業能象中醫去病那樣呈現和緩降落——因為社會難以承受泡沫破裂,而大眾卻可接受氣球的“慢撒氣”。這猶如過去中國經濟常會提的“軟著陸”一詞,這個形象的比喻還是能寄托著最高當局和社會大眾的共同願景。毫無疑問,地產商或者銀行家們,也將會從中得到喘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