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升值誰說了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9 10:16:10  


 
  中國央行(PBoC)行長周小川屢次闡述了人民幣盯住美元政策終將改變的前景。但他這麼做只是為了緩和局勢,效果常常適得其反。無疑,中國央行必須注意自己的國際交流策略,必須通過清晰的表述,讓國際社會接受一種更為深思熟慮、完整和明白透徹的人民幣政策。對中國央行來說,這是一個十分重大的挑戰。我們也都希望看到,未來幾個月內中國央行在這方面能夠取得進展。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期待中國政策制定者採取一些較小力度的重要措施,這些措施本身可逐步推動人民幣政策實現良性的自由化和國際化。

  一、中國已開始採取一些力度不大的措施,旨在鼓勵亞洲及其它地區的央行把人民幣作為一種外匯儲備貨幣。這些措施將切實削弱美元不合理的國際支配地位,推動國際儲備體系朝著真正的多幣種儲備資產體系發展。

  二、香港發行的債券已更多地以人民幣計價,這表明人民幣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的地位正在上升。

  三、在國際原材料貿易中,以人民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情況逐漸增多。假以時日,我們甚至可能看到:石油將採用一籃子貨幣定價,而人民幣將在這個籃子裡占有一席之地;或者,人民幣切實地促成了特別提款權(SDR)的重新定位,使其不僅可以在貨幣交易中使用,而且能夠在商品支付與結算中使用。

  四、中國官方利率的設定將更多地取決於市場力量。

  中國終將朝著提高匯率政策靈活性的方向發展。之所以這麼說,有如下四個主要原因:

  一、中國希望擴大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推動人民幣融入國際資本市場,從而促進外界對中國經濟的投資。二、消費主義的發展:人民幣升值,中國消費者用同樣的錢將可買到更多的商品,這將改善中國對世界其它地區的貿易條件。三、中國當局將恢復對貨幣供應和抵禦通脹政策的控制力。我們決不能忘記,通脹是對窮人的重稅,對富人的影響則小得多。因此,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通脹會造成不和與混亂。四、中國希望通過把人民幣應用在全亞洲地區的貿易和投融資中,進而引導亞洲儲蓄遠離西方、投向亞洲未來十年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以此來推進地區一體化政策。

  所有這些都比旨在糾正中美貿易失衡的政策重要得多。1945年後德國馬克反覆升值的經驗已經表明,匯率上升不會非常平穩或迅速地糾正貿易失衡,甚至會因讓進口商品變得更便宜,而在初期推高貨幣升值國的貿易順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