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工荒”並非暫時現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01 09:03:18  


 
  目前看來,“民工荒”現象已經出現了六年多,而且在目前經濟還處在復甦階段就已經備受矚目,波及範圍也越來越廣,把“民工荒”定位為暫時和局部現象或許是草率的。

  如果說“民工荒”是暫時和局部現象,意味著農民工工資只會在短期的“民工荒”期間出現上漲,而不會出現長期整體的上漲趨勢,因為在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情況下,城市的企業可以以幾乎不變的工資水平吸引農村剩餘勞動力,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中國的農民工工資確實出現了幾乎零增長的局面。但最近幾年,可以看到農民工工資出現了加速上漲的勢頭,2006年農民工月平均工資在1000元左右,2009年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的披露,農民工月平均工資已經達到了1400元左右。

  農民工工資出現上漲勢頭是判斷“民工荒”將是一個長期和整體現象的重要標準。因為這意味著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態勢已經被打破,城市部門中勞動力供給相對於勞動力需求的不足,讓農民工的工資不再由農業部門農民的平均收入所決定(即只要高於農民種地收入就有人選擇來城市打工),不再僅夠維持生計,而是要同其勞動生產率掛鈎,同其創造的價值掛鈎。

  此外,之所以說“民工荒”將是一個長期和整體現象,是因為一億人左右的80後和90後“新生代農民工”,他們的觀念與第一代農民工大為不同,作為城市和農村的雙面人,他們可能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同時又缺乏必要的知識和技術儲備,擇業時“高不成低不就”。如果他們選擇在城市和農村無所事事地“游蕩”,也會導致“民工荒”的長期化。這要求政府必須及時把目光鎖定這一群體,通過開展職業培訓和心理輔導,甚至可以優先讓其落戶城市,找到歸屬感,從而讓其體面並積極地加入勞動者大軍。

  當然,即使通過戶籍改革降低了農民工轉移到城市的成本,通過教育和培訓改變了80後和90後這批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觀念,整體來看,中國已經開始步入了老齡化社會,勞動年齡人口的增速已經開始逐年放緩,人口紅利的優勢將不複存在,“民工荒”或者“用工荒”或許將長期存在,從而倒逼中國經濟轉型,這既是完善收入分配結構的良機,也是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的良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