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在東盟多維博弈很正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28 11:12:57  


 
  當然,現實的問題依然是區域內的多頭矛盾並存,多元的利益紛爭猶在,多維的利益博弈激烈進行。這很正常,也是區域整合的必經之路。以本次論壇外長會議為例,希拉里在會上高調宣稱“美國重返亞洲”,東盟秘書長蘇林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真誠歡迎美國同東盟擴大及深入合作。”23日的《朝鮮日報》則宣稱是“為了牽制中國”。

  確實,美國在布什時代著重於反恐戰爭,忽略了這一地區,並一直拒簽《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中國則於2003年簽署這一條約,中國東盟貿易持續增加,影響力有超越美國之勢。希拉里和東盟簽約,恪重和東盟的合作,對於追求大國平衡外交的東盟而言是個利好。中國亦可樂見這一形勢,和美國在競爭和合作中維繫亞太區域的戰略平衡。

中美既競爭又合作 

  從趨勢來看,中美在本區域的博弈呈現出既競爭又合作的態勢。競爭層面:其一,從東南亞到日本的包圍中國的第一島鏈依稀存在,並延伸至印度;二是美、日、澳軍事同盟更使中國處於“亞洲北約”的全日制軍事監控之下;其三,美國控制下的“馬六甲黃金水道”則成為制約中國能源安全的“馬六甲困局”;其四,利用中國和東盟相關國家的南海島嶼衝突和中國博弈。 

  但是,中美合作已是區域大局,金融危機強化了中美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各方皆有制約對方的底牌。而以“新政”救美國是奧巴馬政府的首要國策,中國亦可憑此雙邊互動求得最大國益,從而減輕中美在亞太地緣博弈中的頽勢。此外,緬甸局勢、朝核危機,沒有中國的介入,美國難以在東北亞和東南亞實現真正的影響力全面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東盟論壇的地緣範圍從東亞延伸至南亞次大陸,加上俄羅斯的參與,這一論壇的邊緣觸角已經深入到歐洲。在此區域,又對接上美國政府對外政策的兩大利益取向:一是反恐利益,即從伊拉克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反恐重心轉移。在此區域,中俄主導的“上合”組織,和美國的反恐利益基本一致。即使美國對“上合”組織心存疑慮,但由於美國重視巴基斯坦的反恐作用,加上巴基斯坦又是“上合”組織的觀察員國,美國不得不在反恐問題上和“上合”組織實現謹慎的合作和機制性磋商;二是伊朗核問題,中俄皆可在此問題上制約美國。 

  所以,具有泛亞洲性質的東盟論壇,由於太多層面的大國博弈和利益上的縱橫交錯,從而編制了亞太區域複雜的地緣圖景。這一圖景或不那麼讓人滿意,但是卻也維繫了這一區域的相對平衡,使這一地區不至於擦槍走火,情勢失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