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兩華裔部長聯袂訪華 凸顯美國戰略思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14 09:18:33  


  中評社北京7月14日電/原定9月到訪的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和能源部長朱棣文將行程提前了兩個月。14日,他們將共同抵達北京,開始為期三天的訪華之旅。分析人士認為,兩人的聯袂造訪,既是為美國總統奧巴馬下半年的訪華計劃鋪路,也將凸顯美國在新能源與氣候等問題上的戰略思路。

  據介紹,兩位華裔部長同時訪問中國,這在中美關係史上尚屬首次。雙方有望就全球氣候變暖、節能減排等問題進行討論,而美方的工作重點可能放在與中國的清潔能源技術合作方面。

  合力推廣清潔能源技術

  中國證券報報道,與財政部長蓋特納不同,此次造訪的兩位美國政府部長級高官的工作重點將從“賣國債”轉向“賣技術”,特別是美國開發並處於領先地位的清潔能源技術。

  駱家輝6日在訪華聲明中表示,隨著中國遭遇氣候變化的挑戰,美國的綠色科技企業有望在滿足中方治理污染需要的同時,抓住機遇創造就業機會,“這對中美兩國來說可謂雙贏。”有關方面稱,他將主要對中國利用美國可再生能源技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等進行宣傳。

  朱棣文此前也表示,清潔能源將驅動未來美國和全球經濟發展,創造數百萬就業機會,而一起合作能夠比單獨行動完成更多工作。“推廣可再生能源,鼓勵提高能效,削減污染,都是雙方可以協作的方式,這符合美中兩國的利益。”

  中國能源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表示,智能電網可能會成為此次中美能源高層對話的一個重要議題。智能電網是中美雙方都已明確的一個發展方向。據了解,此前國家電網總經理劉振亞造訪美國時,提出了在智能電網標準制定上的合作。由於智能電網將是新能源發展的基礎,這也將成為中美在新能源領域合作的一個非常迫切的重要內容。

  此外,天然氣勘探開發可能也是雙方共同關注的話題。韓曉平認為,新能源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而中國目前最現實的減排方法就是提高天然氣在能源中的利用比重,而美國此前一直反對向中國輸出天然氣方面的有關技術。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所謂“推銷技術”的說法是說得通的,畢竟清潔能源應用領域最大的市場在中國。根據“十一五規劃”要求,到2010年中國的能源使用效率將在2005年基礎上提高20%,而據統計,中國能效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將減少3.3億噸標準煤的能源消耗,這意味著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新能源市場。

  不過林伯強認為,美國應把重點放在向中國提供更多的技術與資金援助方面,而不是單純的“賣技術”。他指出,發展中國家面臨增長過程中的環境和收入等諸多問題,因而在能源消耗方面會有所選擇,“發達國家應該反過來為發展中國家這方面的實際需求考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