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美G2時代” 只剩一步之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5-07 16:40:41  


  中評社北京5月7日電/韓國《朝鮮日報》7日刊載美林證券專務、亞太總部客戶管理總管李南雨撰寫的文章,題為“‘中美G2時代’ 只剩一步之遙”。全文如下:

  今年4月在英國倫敦舉行的20國集團(G20)鋒會的歷史意義比聯合聲明內容更深遠。也許歷史將這次會議記錄為美國和中國“G2時代”開幕的前兆。
 
  冷戰結束後世界秩序由以西方為主的七國集團(G7)主導。後來隨著被稱為金磚四國的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的經濟規模急劇壯大,他們的聲音得到反映,世界經濟秩序呈現出了多角化的跡象。
 
  然而一打開20國集團鋒會的蓋子,世界的目光卻集中在了剛上任的美國總統歐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兩個人身上。包括東道主英國在內的其他18個國家首腦似乎只是些配角。由此有分析認為美國和中國的G2體制開始啟動。
  
  誠然,美國的經濟規模是中國的三倍,包括外交、軍事和軟力量在內美國的聲譽仍然無可比擬。但以下5個事實令人預見,今後如果沒有中國的默許,在按經濟邏輯運行的國際社會,美國不可能像從前一樣單方面處事。
 
  第一,中國基於以2萬億多的外匯儲備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而美國卻淪落為最大債務國。中國的高儲蓄率和經常項目收支順差,從根本上說緣於中國企業靠出口創下很大的利益。既使中國的消費逐漸增多,“債權國中國”和“債務國美國”這樣的地位只能越來越明顯。
 
  第二,以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為契機,世界不僅對美國政府的管理能力,甚至對以市場為中心的資本主義體制本身開始質疑。相反,中國,儘管在計劃經濟下的資源分配的非效率性問題仍然存在,但儼然成了新的關注對象。

  特別是,最近經濟振興政策逐漸見效,中國領導人對經濟的洞察力和領導力進一步得到了肯定。中國領導班子進而指出,目前世界經濟危機的根本責任完全在於華爾街和對此置之不理的美國政府。不僅如此,就中國持有的美國政府相關1萬億多美元債權,要求美國政府努力負起責任以防不測。
 
  第三,匯率歸根到底取決於國家經濟是否建全。大多數經濟專家預測,中國人民幣將會更加升值,而美元則只能貶值。
 
  在20國集團鋒會上,中國未能引領與會國全面討論國際貨幣體制問題,但在新興強國那裏就新的國際儲備貨幣的必要性問題取得了某種程度的共識,這是超出預期的成果。估計今後中國“完善”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機構的治理結構,將繼續提高自己的發言權。
 
  第四,以市場資本總額為准,中國工商銀行等中國三大銀行已超過美國花旗銀行和英國HSBC等,登上了世界第三大銀行的位置。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其金融資產積累速度快得簡直令人難以相信。截止去年底中國居民儲蓄為韓國的四、五倍。今年第一季度儲蓄就增加了2.5萬億元人民幣。今年前三個月中國儲蓄存款淨增額就比韓國兩大金融集團KB和新韓的儲備總額之合還要多。
 
  在大部分資本主義國家,5%上流層佔有社會財富的一半以上,這種財富的偏重現象成為了問題。中國經過30年的產業化出現了眾多的百萬富翁,但社會結構仍很健全,即國民的40%持有80%儲蓄。這表明,中國有潛力今後持續發展經濟的同時將國民的大多數提升為中產階層。
 
  最後,中國為被稱為“製造業之花”的汽車產業全力以赴。汽車內需規模已然超過美國名列世界首位。估計2009年中國汽車內需銷量比去年增加10%,達1000萬輛,而美國因為消費萎縮和汽車貨款縮緊等因素將停留在900萬輛。最近在上海國際車展,甚至創下了19輛新款保時捷在30分內售出的紀錄。

  日本經濟停滯不前也是“中國崛起”的有利因素。日本經濟規模仍處全球第二,直至上世紀90年代初,仍具備能挑戰美國霸主地位的潛力,但如今卻已呈衰敗之勢。多數人預測,日本經濟繼去年出現負增長後,今年有可能達到5%的負增長,經濟將嚴重衰退。日本3月份的出口減少了46%,而且如果不借助于中國的振興經濟政策,該數值將超過50%. 領導力欠缺和人口高齡化等社會結構上的不利因素導致日本重返世界強國之列顯得異常很難。

  中國還開始著手健全一直被視為最脆弱的部分——社會保障機制。義務教育延長至15歲的政策已在全國貫徹實施,並開始投入鉅資擴大包括醫療保險在內的各種社會保障,還積極解決老百姓的住房安居問題。

  如果中國當局的這些政策能獲得成功,那些因擔憂未來而過度儲蓄的中國中產階層將全面放開,大膽地掏腰包花錢,並形成消費熱潮。這當然對其他國家也屬於利好因素,但是,到底如何應對中國和美國“G2時代”的來臨,這是我們都應該認真思考的課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