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2年台灣“大選”觀察與啟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12 15:37:29  


 
  5、國際社會普遍期待台海穩定。

  美日等國每逢台灣選舉都試圖在藍、綠之間遊動,謀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最有利的態勢就是藍、綠差距極小,都需要爭取美國的青睞,期待選後藍、綠相互牽制,由美國擺平,“以綠制藍”、“以台制陸”。於是,美國一方面公開聲稱對台灣選舉保持中立、不介入,另一方面要脅國、民兩黨,圖謀選後最大利益。⑧但蔡英文一直無法令美國放心、信任,即使9月蔡親自赴美面試,仍難以消除美方疑慮。美國白宮安全顧問多尼倫透過英國《金融時報》公開質疑蔡穩定兩岸關係的能力。⑨從親綠的傳統基金會到親民進黨學者任雪麗,甚至蔡英文當年倫敦政經學院的老師胡雅達(Michael Yahuda),都預警蔡上台兩岸將陷入僵局,甚至掀起台海風暴。⑩美國商務部助理部長、能源部副部長及開發總署署長等三名高官陸續訪台引起側目,甚至參與台美二軌的美方卸任官員強調蔡不承認“九二共識”就無法維持建設性關係。最後美國AIT官員於12月21日直接召開記者會,宣佈將台灣列入美國的“免簽證計劃”,無疑給馬英九選情“加持”。 ⑪此前,蔡派親信蕭美琴等赴美遊說,希望美國不要在選前公佈,但美方不為所動,而且召開記者會高調宣佈,不啻向台灣選民表達明確的挺馬立場。選前最後二天,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在台灣公開表示,“九二共識”是兩岸都接受的必要的妥協方式,符合多方利益,如果馬連任,會讓華盛頓松一口氣。馬英九勝選當晚,美國白宮即刻致賀。可見,此次選舉中,美國從沒有如此明確、公開的表達對於台海穩定的期待,不希望在朝鮮半島政經局勢丕變的情勢下,再添加台灣換人所帶來的風險。

  最後,台灣民眾最後用選票力挺兩岸和平發展、合作雙贏、共用成果,用選票支持安居樂業、豐調雨順、富足安康的生活,用選票摒棄不可預測、不可信任、可能帶來動盪不穩的民進黨挑戰者。

  2012年“大選”啟示

  台灣“大選”揭開了2012年大變局的帷幕,其結果預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深入人心,成為不可違逆的歷史潮流。其結果昭示五點意義:

  1、和平發展成為台灣的主流價值、主流民意,成為台灣民眾最高的價值選擇。和平發展符合各方利益,符合台灣同胞的利益,受到台灣各階層、各區域民眾的熱烈歡迎與廣泛支持。台灣歷次民調顯示,馬英九的兩岸開放政策及其兩岸政績獲得民眾高度肯定,滿意度、支持率高達6、70%以上,有關簽署兩岸和平協定的支持度也有60%以上。在滿意度不高、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馬英九最後以689萬票、過半得票率贏得選舉,這是台灣民眾對馬英九及其所提出的兩岸政策的信任投票,表明和平發展獲得台灣“大選”的檢驗,期待馬英九繼續沿著兩岸和平穩定、合作雙贏的路線走下去,開創“黃金十年”。因此,經過近四年的實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為台灣主流民意,兩岸和解、兩岸和諧、合作雙贏成為台灣民眾不變的選擇。但和平不會從天而降,和平需要耕耘、需要累積、需要鞏固,更需要智慧。

  2、“九二共識”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九二共識”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是當年經兩岸雙方授權機構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如今,“九二共識”成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獲得台灣民眾的背書。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順利發展;動搖甚至否定,就會出現曲折甚至倒退。選舉期間,台灣各界人士紛紛站出來力挺“九二共識”,特別是島內企業家、科技業界改變選舉中決不輕易選邊、表態的立場,表示沒有“九二共識”,就不能穩定兩岸關係。包括長榮張榮發、鴻海郭台銘、鴻達電王雪紅、台塑王文淵、台達電鄭崇華、義聯林義守、聯電宣明智等。甚至連民進黨“立委”候選人林佳龍的岳丈廖錦祥也站出來表態,如果沒有“九二共識”,台灣經濟將受影響。逼迫蔡英文只能攻擊國民黨與財團、大陸一起壓迫台灣人民接受“九二共識”。經過此次選舉,台灣民眾用選票、用行動表明他們接受“九二共識”,願意在此基礎繼續發展兩岸關係,共用兩岸成果。

  3、馬英九開放鬆邦的兩岸政策獲得民眾普遍支持。馬英九執政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路線,帶來前所未有的台海和平景象,惠及無數民眾。三通直航使兩岸成為“一日生活圈”,十六項協定建立兩岸關係制度化的芻形,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促成兩岸經貿合作的正常化、機制化,提升了兩岸經濟競爭力,陸客赴台旅遊、陸生赴台求學,兩岸大交流熱絡開展,無數民眾從中受益,看到了兩岸穩定帶來的機會,提高了對於馬英九連任的期盼。選舉結果表明,有越來越多的民眾希望兩岸和平發展的態勢得以延續,他們有高度意願投身到兩岸事業中去,創造並且分享到更多的和平紅利、經濟紅利。

  4、民進黨、蔡英文難以獲得台灣民眾信任。“台獨”沒有和平,否認“九二共識”就等於抽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石,基礎不保,樓層必倒。蔡英文出於選舉需要,大談“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善用中國”,但“十年政綱”被譏為“空心菜”、“台灣共識”不知所云,蔡的論述有太多的邏輯矛盾,否定“九二共識”卻又要延續ECFA、概括接受兩岸協議及其成果;時刻唱衰大陸、沒有一句祝福,沉浸在對抗、冷戰思維中,卻要與大陸“和平發展”、尋求“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經貿上遠離、擺脫大陸,卻又想“善用中國”、“由世界走向中國”。人們越來越多認識到,蔡英文的兩岸路線不但不可行,根本不可信,令台灣多數選民對她望而卻步,擔心一旦蔡上台,兩岸隨即陷於風暴,台灣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因此損失7000多億台幣、約6%,“和平紅利”消失殆盡。因此多數民眾選擇可信賴、可預期且廉能的馬英九繼續執政。

  5、顧經濟、顧生活成為台灣選民的優先選擇。台灣民眾看重兩岸關係發展帶來台灣經濟的繁榮穩定,給他們的工作、生活帶來的實質的好處。每年大陸對台灣的採購包括農漁產品高達200億美元,2011年陸客高達170萬人次,產生1197億新台幣的旅遊收入,ECFA早收清單讓台灣各種產品以更低或零關稅的進入大陸市場,提升台灣產品的競爭力,也為台灣經濟注入活水。中南部基層民進黨支持者中從事秋刀魚、石斑魚、芒果、香蕉、蘭花等行業的業者因為產品大量銷住大陸,而使他們內心染上的泛藍色彩。⑫屏東石斑魚大王、台南學甲區虱目魚契作領頭人嘗到了“和平紅利”,積極為馬拉票,那些認為“賣魚不賣身”的觀點顯然低估了台灣民眾“吃果子、拜樹頭”純樸的感恩情感。“和平紅利”撬動了綠營的選票結構,蔡英文在南部選票成長的困境告訴我們,在歐債危機蔓延、台灣經濟前景暗淡之機,台灣民眾更願意選擇“裡子”重於面子、顧經濟、顧生活、顧肚子更重於顧所謂“主權”。民眾就是為生活、為未來投票給“對自己好”的候選人。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越過萬重山”。雖然兩岸關係還面臨很多挑戰,但馬英九連任,把兩岸關係推進到共同發展、共同成就、共同分享的年代。兩岸既有的成果得到鞏固,將產生新的加乘效應,未臻完善的協議、政策將得到充分落實。兩岸關係還將形成新增長點,發展的空間拓展,力度加強,動力增加。兩岸之間將掀起新一輪的“台灣熱”、“大陸熱”以及“兩岸熱”,和平紅利、經濟紅利將惠及更多民眾。未來四年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機會實現全方位、高品質、歷史性的進展,充實、完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框架,使之不可逆轉,螺旋上升,是兩岸中國人的共同責任。

  ①參見王尚文、陳奕廷:《雙英對決,民調大解讀》,引自《新新聞》週刊2011年6月30日至7月6日,總第1269期。

  ②王健壯:《選舉就像外科整型手術》,引自台北《中國時報》2012年1月5日A18版。

  ③古明章:《國民黨勝選靠“三台”力量》,引自澳門《九鼎》雜誌2011年7月號,總第45期。

  ④蘇嘉宏:《細數影響明年台灣選情的因素》,引自澳門《九鼎》雜誌2011年7月號,總第45期。

  ⑤張景為:《最後決戰,就在兩岸》,引自台北《中國時報》2012年1月3日A12版;李洛川:《“雙英對決”比實力比兩岸政策》,引自香港《鏡報》2012年1月號,總第414期。

  ⑥《傅崑崐:理性挺馬,感性尊宋》,引自台北《聯合晚報》2012年1月9日A3版。

  ⑦廖坤榮:《“經濟投票”決定選局》,引自台北《中國時報》2012年1月15日。

  ⑧朗然:《台灣大選的美日因素》,參閱香港《鏡報月刊》2011年11月號,總第412期。

  ⑨陳一新:《從包道格來台看美台關係》,引自台北《蘋果日報》2012年1月13日。

  ⑩《蔡英文恩師:若蔡贏,兩岸恐陷僵局》,引自香港中國評論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11年12月10日。

  ⑪參見郭崇倫:《大選結果將衝擊兩岸》,引自台北《中國時報》2012年1月3日。

  ⑫台北中央日報網路版:《“兩岸選民”攸關大選勝負》,轉引引自香港中國評論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2012年1月10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2年2月號,總第170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