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用大格局的歷史高度來看兩岸問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5-29 18:59:09  


 
  假如我們接受「經濟」互惠與合作並不能夠解決「政治」主體性的對立問題,那麼,我們必須換個方法來解決,那麼,回到「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的道路上,用政治的方法找尋解決之道。

  「北京中國」與「台北中國」 中共不應獨佔「中國」話語權

  兩岸無論在人口、土地面積上差距都很大,中國大陸位居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設理事會員國,台灣在全世界的邦交國只剩下二十多個小國家。北京在全世界的國際組織有參與權,但是台灣不能出席以國家為成員的任何國際組織,即使參加若干國際組織,不僅不可以稱自己是「中華民國」,連「台灣」都不可以。在WTO裡的名稱是「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在亞太經合會的稱謂是「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對於在2008年大選中沒有支持馬英九的五百多萬人而言,他們不會相信,北京會同意在國際間使用「一中各表」,對於絕大多數台灣人民而言,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代價就是不可以使用「中華民國」或「台灣」,而只能使用一個奇怪的名稱「中華台北」。在國際比賽時,台灣人民高舉國旗時會遭大陸代表抗議或拉扯。既不能叫中華民國,不能叫台灣,又不能舉國旗,台灣的主體性需求因而難以滿足,因此,再多的惠台政策,也很難扭轉人民對於大陸「不友善」的認知。

  研究國際關係與政治學的學者大多會同意,「挫折」往往更容易強化成員之間的「認同」、「被打壓」有助於凝聚彼此的「內聚」,中國大陸在全世界理所當然的「一個中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主張,其實給予「台獨」者或「台灣主體性」論述一塊最肥沃的土壤,沒有國際活動空間,給了絕大多數台灣人民建構「悲情認同」的機會。

  中國大陸獨占「中國」的話語權,其實是把台灣從「中國」往外推。大陸應該認真思考,如何使台灣人民相信或接受「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說法,如果前者是真的,大陸就不應該獨占「中國」,如果後者是真的,那麼「中國」就不應該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提出建議:在兩岸事務互動上,雙方以「北京中國」與「台北中國」互相定位。在國際組織參與上,同意台灣以「台北中國」參與。

  「北京中國」與「台北中國」並不等於「兩個中國」,而是「整個中國」內部的兩個平等政治實體,雙方或許在政治實力上不對等,但是作為「整個中國」的一部分,在法律意義上是平等的,包括平等協商、平等對待。當台灣願意接受「台北中國」時,表示台灣等於接受了「整個中國」,是整個中國的一部分,當北京願意接受「台北中國」時,表示北京願意尊重台北政府也是中國的一部分,也同意不獨佔「中國」的話語權。

  海基會與海協會是事務性的協商機制,有一天,兩岸終究要走上政治性的協商,如果能夠以「北京中國」與「台北中國」互相稱呼,並以此為基礎簽訂「兩岸和平協議」,「整個中國」將成為「各有主體」外的另一個「共有主體」。「整個中國」、「北京中國」、「台北中國」將是三個主體,在這個架構中,台灣人民的主體性得到滿足,「整個中國」的主體性也得到肯定,「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將可同時存在。「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我是北京人,也是中國人」才有了交集。

  或許有人會問,「北京中國」與「台北中國」都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整個中國」的主體性在哪裡?有三個方面可以解釋,第一、目前兩岸的憲法都是「一中憲法」,只要雙方不修改憲法的相關規定,在憲政層次上,「整個中國」是存在的,只是它的行為能力由海峽兩岸的「北京中國」與「台北中國」分別行之。第二、未來兩岸和平協定簽署時,彼此可以重申都是「整個中國」的一部分,也就是除了各自的憲法外,再多了一層雙方的共同協定,使得第三主體的「整個中國」更多了一層法律內涵。第三,在運作上,雙方可以成立需要性的「共同體」機制,作為「整個中國」第三主體的實踐。

  共同體機制的建立:確保安全與建構認同

  兩岸目前只有協商性質的機制,並沒有類似歐洲聯盟常設性的跨兩岸或超兩岸機制。協商性的機制是依賴雙方政府的善意而運作,本身沒有任何主導力量,也不容易形成保護成員的功能,更不可能創造出彼此共同的「認同」。

  以歐洲統合的經驗來看,歐洲共同體機制是由一群「政府間機制」與「跨國家機制」所組成,在運作過程中,由於有了機制的規範,弱小的一方可以不必擔心會被強大的一方吃掉,而透過機制,彼此成員之間的「共同認同」可以逐漸地被建立。舉例來說,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三個小國透過歐洲共同體的機制,不必擔心會被德國、法國等蠶食消化,而透過歐洲共同市場或歐元的建立,歐洲人的「共同認同」得到強化。

  兩岸這幾年來,經貿交往愈來愈密切,中國大陸的惠台政策也愈來愈多,但是彼此在「認同」方面的疏離感卻是愈來愈重,原因之一在於彼此沒有找到共同的定位,因此也就沒有一個由雙方共同組織的常設性機制。由於缺少制度性的機制,台灣方面沒有安全感,擔心被中國大陸掏空或「和平消化」,也沒有一個可以為兩岸創造共同認同的機制,使得台灣擔心自己的主體性會經由兩岸交往而逐漸消失。

  舉例來說,大陸在農業方面給了台灣一些「惠台政策」,但是台灣卻認為透過大陸對台灣農產品的開放,未來農業會被掏空,近受其利、遠受其害,因為台灣強項的農業技術容易流動,但是大陸優勢的土地、市場卻是不容易流動。如果兩岸在農業交流方面,能夠由雙方政府官員組成「兩岸農業共同體」,共同規範雙方的農業發展與互惠。由於在「兩岸農業共同體」機制中彼此具有平等的權利,台灣方面將可減少疑慮,「兩岸農業共同體」如果能夠成功運作,將可以增加台灣人民對於兩岸共同體的認同,也間接地增加了對於中國大陸的重疊認同。

  同樣的概念,兩岸是否可以在一些特殊事務上成立共同體?以最不涉及雙方目前本土主權的南沙群島,是否可以成立「南海共同體」,由雙方學術機構、政府共同組成,共同參與南海的科學研究?在打擊兩岸犯罪,是否可以由雙方警政單位共同組成機制,協助維護彼此的社會安全?在某些經貿事務上,是否可以在WTO的架構下,建立共同體?透過彼此機制性的功能合作,兩岸的認同將可強化,這才能確保未來兩岸的和平統合。

  結語:格局決定結局

  「擱置爭議」、「經貿優先」都是打開兩岸近十年僵局的好方法,但是要讓兩岸關係走得更平穩,兩岸的認同能夠建立,在兩岸經貿交流之外,文化的交流當然是不可或缺,政治性的協商也需要同時思考,「北京中國」與「台北中國」較之「一中各表」更符合現實與未來的發展,如果兩岸彼此都願意放棄一些治權與主權,有建立「共同體」的智慧,那麼兩岸的統合將可順利地開展,而且不容易再逆轉。

  處理兩岸問題不同於兩國問題,不能只是從經濟的利益思考,更多地考量彼此為兄弟所需要的東西,中國大陸在乎的是「一個中國」,台灣在意的是自己的主體性是否會消失、為何沒有國際空間。雙方的領導人在忙於推動經貿交流時,更應該想到用甚麼樣的方法促使兩岸能夠逐步建立共同認同,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雙方的領導人都是中華民族菁英中的菁英,總有足夠的智慧與魄力來解決這些問題。「格局決定結局」,用大格局的歷史高度來看兩岸問題吧!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08年5月號,總第125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