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對房地產信貸風險要關注 但無需焦慮
http://www.CRNTT.com   2023-10-11 09:02:22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近日,受個別頭部房地產公司風險事件影響,上市銀行房地產信貸風險再次受到資本市場關注,並引發了眾多投資者的焦慮。

  筆者認為,投資者對房地產信貸風險要關注但無需焦慮。投資者不僅要關注部分上市銀行涉房不良貸款的規模,也要從信貸總量的視角審視風險,更要注意到年內房市出現的諸多積極向好變化。

  一方面,無論是投資者,還是上市銀行,當下仍需持續、密切關注房地產貸款資產質量的變化動態,這背後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存量房地產開發貸款規模較大,如果不良率小比例上升,產生的不良貸款絕對規模會增大,這會衝擊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以及利潤表現。從數據來看,據中國人民銀行披露,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達13萬億元左右。

  其二,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長期“高杠杆、高負債、高周轉”經營,多元化經營叠加無節制擴張,形成了高額負債。有序化解長期積累的風險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當下不宜過於樂觀。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就提到:“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整體呈現企穩態勢,但部分房企長期積累的風險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逐步消化”。

  其三,部分上市銀行今年上半年的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率仍呈現小幅增長態勢。筆者根據Wind統計,今年二季度末,A股42家上市銀行中,至少有13家對公房地產貸款不良率較去年末出現不同幅度的增長,最高可達9.1%,這也值得警惕。

  但是,長期利好原因也有三方面,投資者因此不必過於焦慮。

  首先,對公房地產貸款只占商業銀行貸款總盤子的一部分,整體而言,今年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仍處於較低水平,且未見大幅增長。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62%,與一季度末持平。從不同類型的銀行來看,股份制銀行和民營銀行二季度末不良貸款率甚至還出現了環比小幅下滑,即資產質量有所好轉。

  其次,今年以來各地政策面以及市場情緒面均支持房地產市場化險,這有利於化解房地產信貸風險。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7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根據不同需求、不同城市等推出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舉措。

  最後,房地產信貸風險並非突然出現,不少銀行此前已對房地產市場風險的持續出清過程有所預判,並已計提較為充足的撥備。比如,某國有大行在今年的中期業績發布會上明確表示,該行房地產業貸款不良率有所上升,但在集團貸款中占比較低,並且撥備計提充足,對整體資產質量和盈利的影響有限,風險總體可控。

  當然,雖然有政策支持,商業銀行仍應主動積極化險,其中,在存量貸款方面,要繼續加強貸後管理,穩妥開展重點房企風險處置項目及併購貸款業務;在增量貸款方面,在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同時,需圍繞優質區域、優質企業、優質項目開展房地產業務,以降低新增房地產貸款的不良率。

  整體上看,房地產信貸風險總體可控,用時間化解風險這是金融業的常態,投資者無需焦慮。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蘇向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