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構建可持續科創金融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23-07-11 08:36:29


  中評社北京7月11日電/目前,中國已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節點。在此背景下,充分發揮科創企業的引領支撐作用,激活科技創新支持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動能,從而完成以經濟結構轉型和高新技術自主化為支撐的增長動力轉換攻關,成為當下一項緊迫的改革任務。
  
  經濟日報發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田軒文章表示,由於科創企業天生具備“三高一輕”(高科技、高風險、高收益、輕資產)特質,與傳統融資供給制度不匹配,融資壓力仍是制約當前中國科創企業特別是中小微科創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儘管隨著一系列改革的推進,中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支持了科技創新的快速發展,但從客觀上看,中國目前仍是以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供給結構,仍呈現出服務科技創新效能不足以及堵點、瓶頸較多等問題,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仍需進一步優化完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體系,支持國家科技創新,使科技和資本要素更高質量結合”,成為當前中國實現科技資本與實體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
  
  對此,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引導金融機構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科技型企業的不同需求,進一步優化產品、市場和服務體系,為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具體來看,構建可持續支持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創金融體系,需要從提升宏觀政策效能、完善中觀市場機制以及激活科創資本新力量等方面發力。
  
  文章提出,首先,從政策供給端營造穩定、連續、精準的投融資生態。引導對科創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資本支持,提振科創行業整體信心,進一步激活創新市場活力,營造企業獲得感更加穩固的投資服務環境,引導長期資金流向小微創新企業。
  
  其次,繼續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全面註冊制改革,加強各板塊的互聯互通,包括區域性股權市場、新三板與北交所、科創板、創業板等市場做好銜接。充分利用多種資本市場優勢,綜合考慮行業、市值、財務指標等不同特徵,在不同市場板塊中進行區別設計,滿足不同經營主體融資需求。穩步推動投資者結構轉變,引導各類養老金、保險資金、銀行理財資金流向優質科技創新企業。優化退市環節,加快轉板機制建設,暢通退市後融資通道,為創新型中小微企業融資打開多元渠道。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