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前瞻謀劃布局未來產業
http://www.CRNTT.com   2024-01-06 09:08:32


  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未來產業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是全球創新版圖和經濟格局變遷中最活躍的力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背景下,未來產業正成為各國搶占科技制高點、爭奪產業主導權的關鍵。我們要主動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認識未來產業的內涵與特徵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項目評估與戰略規劃研究咨詢中心主任、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宏偉文章分析,未來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概念既相近又不同。二者相似之處在於,未來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是基於前沿重大科技創新或技術突破,具有巨大發展空間,具備發展成支柱產業的潛力,對其他產業具有輻射帶動作用,是未來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優化的新引擎,能夠對經濟社會和國家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具有前瞻性、引領性和戰略性。不同之處在於,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相對成熟,而未來產業相關技術尚未轉化為產品,或已經形成產品設計、產品原型但尚不具備規模化生產或市場化運營條件。
  
  具體而言,未來產業具有以下特徵。一是未來產業不僅本身具有巨大增長潛能,還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和擴散效應,能夠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未來產業以滿足當下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目標,可以有效擴大投資和消費需求,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二是未來產業呈現交叉融合、協同發展趨勢。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不斷深化,科技創新的複雜性不斷提升,並且呈現跨學科跨領域交叉融合趨勢。未來產業在技術迭代和產品創造過程中也呈現多領域交叉融合趨勢。三是未來產業一般處於產業生命周期的萌芽階段,其技術、產品和市場等都不成熟。未來產業以前沿創新為支撐,而最新技術在現實應用中很難被完全認知和充分開發。未來產業相關技術在轉化為產品或者產品產業化規模化生產過程中,仍面臨許多不確定性。
  
  發展未來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文章指出,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是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未來產業的發展過程,本質上是一個前沿技術突破,進而加速產業化的過程。基於現有產業基礎和優勢積極部署未來產業,將在提升前沿技術創新能力的同時對現有產業產生溢出效應,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生產效率,有助於在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領域培育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是中國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選擇。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期,重大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持續湧現。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並引發產業結構的深刻變革。抓住未來產業發展機遇,有助於更好適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趨勢,推動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新舊動能轉換、質量效率提升,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是中國形成先發優勢、提升國際競爭力的有力支撐。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加強對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的布局,以期在即將興起的高技術產業領域搶占先機。未來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有利於進一步提升中國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加快實現“換道超車”,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