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開源軟件前景光明
http://www.CRNTT.com   2024-01-02 08:28:23


  中評社北京1月2日電/近日,幾大中國操作系統公布的數據顯示,借助開源模式,國產軟件正持續協同創新,完善產業生態,不斷拓展市場份額,並積極推動中國開源軟件走向世界。中國開源的前景一片光明。
  
  經濟日報發表記者黃鑫評論文章表示,開源的本質在於開放共享、協作創新。所謂開源就是開放源代碼,其他開發者也可以使用、修改、再發布,當然前提是在遵循許可限制的條件下。由此可見,開源能集眾智、采眾長,突破創新的時空邊界,縮短產業轉化的創新周期,加速軟件迭代升級。比如,大家常用的安卓移動操作系統就是開源的,正因其開放性,才能帶來豐富多樣的安卓設備和應用程序,在蘋果手機之外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再如,開源僅四年,歐拉就已成長為中國第一服務器操作系統,並在技術創新、生態發展、社區合作、商業落地上形成了產業正循環。
  
  開源決定軟件的未來,已成為全球軟件技術和產業創新的主導模式。開源覆蓋了軟件開發的全域場景,目前全球97%的軟件開發者和99%的企業都在使用開源軟件,基礎軟件、工業軟件、新興平台軟件大多基於開源。谷歌、微軟、英特爾等全球IT巨頭都是積極的開源貢獻者。2021年,開源首次被明確寫入中國“十四五”規劃綱要。儘管起步較晚,但從最初單純的使用者到如今的重要貢獻者,中國已成為開源參與者數量全球排名第二位、速度增長最快的國家。
  
  文章分析,中國開源為何能發展得如此之迅速?首要的一點是,在開源的世界,得開發者得天下。權威數據顯示,中國已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開發者群體,這是中國發展開源的核心資產和動力。同時,大市場帶來大應用。中國也是世界最大的開源應用市場,湧現出大批超級用戶,比如阿里、京東、字節跳動、騰訊等企業的電商平台和社交網絡技術體系,對於開源技術的創新應用都在全球處於領先位置,為開源技術成熟演進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還有發展開源的動力。此前中國信息技術領域存在“重硬輕軟”的發展傾向,軟件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弱項,需要發揮開源平台協同創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優勢,加速攻關突破。
  
  文章認為,如同硬幣的兩面,與閉源相比,開源有優勢也有劣勢,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由於開放帶來的安全性問題。隨著開源軟件項目數量持續增長,開源技術覆蓋領域加速擴大,開源的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安全漏洞、信息洩露、密碼管理等都存在風險。尤其是,部分開源軟件還涉及開源許可、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問題,而中國作為開源的後來者,在開源規則、標準等方面仍不完善。還有待加強開源安全漏洞管理,提升開源許可證合規性,不斷強化開源安全治理等。
  
  整個開源供應鏈也存在風險。雖然開源無國界,但我們要正視,目前全球主流的代碼托管平台和開源基金會,以及大量的核心開源項目和開源許可證都掌握在他國手中,存在隨時斷供的風險。尤其是當前,中國開源生態尚未完善,平台基礎薄弱,技術、項目仍待追趕,開源供應鏈風險突出。
  
  文章強調,風險雖在,但不可因噎廢食。基礎軟件領域的開源趨勢已不可逆轉。我們要堅持全國“一盤棋”,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等,加強開源體系頂層設計。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產業體系完備優勢,支持國內外優質開源社區加快孵化和應用推廣,助力提升關鍵軟件源頭創新和供給能力,讓更多明星開源項目和開源企業扎根並開花結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