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細數美國反恐戰爭的三大戰略錯誤(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7 15:39:53  


 
  絕對主義的誤區 

  深陷戰爭泥沼長達9年,如今美國人仍然說不清自己敵人的範圍:恐怖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失敗國家?霸權爭奪者?還是非美國式的一切?無法確定敵人是誰,自然也就說不清打敗敵人的標準是什麼。 

  今天我們重新審視美國的反恐戰略,其首先需要檢討的是一種絕對主義的戰略邏輯。關於外交上的絕對主義,一種學術上的定義是:“設定絕對的目標,利用極端的手段,謀求絕對的勝利”。美國至今仍堅持“反恐戰爭”的說法,並將“敵人”的範圍進行擴大化,這就把對手們逼到了一個無法妥協、結夥自保的境地。 

  美國有些好事的新帝國論者將美國比做古代的特洛伊,認為“恐怖主義來自嫉妒美國權勢和富裕文明的外部世界”。在這樣的邏輯下,美國反恐戰略的矛頭不僅指向宗教極端分子,也指向大量與美國有矛盾、有區別的國家。 

  現在反恐戰爭陷於低潮,美國開始承認國力的有限性,但是反恐戰略的絕對主義傾向卻沒有得到認真徹底的清算。不管美國人願不願意承認,一方的絕對安全事實上等於另外一方的絕對不安全,它必然會招致對手的絕對反抗。這場戰爭的終點在哪裡?可能就是美國對其所謂敵人的安全期許進行關注並加以維護的時候。 

  夾帶太多的“私貨” 

  反恐戰爭像枚硬幣,如果正面是在將美國的敵人範圍擴大化,那麼背面就是在將美國的朋友範圍縮小化。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是全世界一切正常國家的敵人,反恐並不只是美國範圍內的事情。但為什麼美國的反恐戰略應者寥寥,關鍵就在於其反恐戰略中夾雜了太多的“私貨”。 

  同樣的恐怖行為,到了美國那裡卻往往有著不同的解讀:反美國的是恐怖主義,反他國的則是民主反抗。這樣的邏輯可以制衡美國的競爭者們,卻無視恐怖主義勢力相互勾連的國際背景。美國有較為穩定的盟友群體,但必須明白,恐怖主義的生存土壤基本上不在它的傳統盟友範圍內。清除掉“私貨”,多結交新朋友,擴大反恐聯盟的國際基礎,才是美國削減反恐成本、增強反恐效果的最佳途徑,也才能盡快讓草率發動的反恐戰爭體面地收場。(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