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交付海軍的航母“遼寧艦”。 |
中評社北京10月9日電/最新一期的《學習時報》刊發於國華的文章,《大興研究作戰問題之風》。文章指出,大興研究作戰問題之風,是胡主席著眼國際戰略形勢和戰爭形態的發展變化,針對我軍的基本職能、使命任務和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而提出的時代命題。大興研究作戰問題之風,既是我軍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
為什麼要大興研究作戰問題之風
1.研究作戰問題是由軍隊的基本職能所決定的。軍隊的職能從完整的意義上講是多方面的,然而我們應該明確,軍隊的基本職能是打仗。就像工人要做工,農民要種田,學生要讀書一樣,軍隊要打仗。新的歷史條件下,軍隊的職能使命有了新的拓展,如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和軍事威懾等。然而,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並不是軍隊的主要任務而是輔助任務。如果我們具備了打贏戰爭的核心軍事能力,那麼非戰爭軍事行動應該說都是可以從容應對的。部隊在和平時期的運用,其中有一項任務是實施軍事威懾。一支軍隊要想具有高強的威懾能力,要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就必須具備打贏能力。沒有打贏能力,要想實施有效的軍事威懾只能是一句空話。不論社會歷史如何發展,軍隊只要還存在,其基本職能就是打仗。如果把和平時期的戰備任務也考慮進去,軍隊的基本職能就是打仗和準備打仗。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指出:“人民解放軍永遠是一個戰鬥隊……對於這一點不能有任何的誤解和動搖。”既然,打仗是軍隊的基本職能,那麼,研究作戰問題就理所應當是軍隊的主要任務,而且應當是經久不衰的經常性的重要任務。這是由軍隊的基本職能決定的。
2.研究作戰問題是軍隊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的關鍵性、樞紐性任務。當前,軍隊的建設任務和軍事鬥爭準備的任務都很重。然而,從根本上講,這些任務都是為遂行作戰任務服務的。軍隊的信息化、現代化建設要以作戰為牽引,軍事鬥爭準備要圍繞著打贏的目的展開。因此,研究作戰問題,是軍隊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的前提條件和必要條件。例如,當前我軍在指揮信息系統和武器裝備的研發和建設中遇到的最大困惑就是作戰需求不明確,這正是作戰問題研究不足所導致的結果。作戰問題的研究具有牽引性、前提性和方向性。從這個意義上說,研究作戰問題是軍隊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的關鍵性、樞紐性任務。
3.研究作戰問題切中當前我軍建設的薄弱環節。這些年,我軍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建設中的問題依然存在。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我軍的打贏能力不足。鄧小平同志在20世紀80年代指出的“兩個不足”的問題至今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胡主席在建黨 90周年大會講話中指出的“四個危險”,其中一個是能力不足的危險。這個危險可以說也正是軍隊面臨的嚴峻挑戰。同時,我們還面臨著和平建軍的危險。和平環境,對於軍隊來說,永遠是強度最大、濃度最高的“腐蝕劑”。我軍長期不打仗,部隊中當和平兵、做和平官的意識有所滋長,官兵的戰鬥意志和吃苦精神淡化,武氣不足,文氣有餘。從根本上講,我軍目前不同程度存在的許多問題,如形式主義、體制編制不盡合理、訓練中不同程度存在走過場、練為看和安全至上等現象,可以說,主要是由於打仗的基本職能意識不足造成的。因此,胡主席指出要“大興研究作戰問題之風”,就是要通過加強研究作戰問題,使我軍牢固確立和保持戰鬥隊的基本職能意識,進一步加速提高我軍的作戰能力。同時,有效應對和平時期建軍的危險,使我軍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可見,大興研究作戰問題之風,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也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