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關注中國發射“天宮一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2 14:44:42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履謙表示,空間站是航天事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它代表了一個國家的航天國力。如果我們現在不去掌握這項技術,等到需要使用空間站時再來建造就會落後了。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20日報道,中國周二表示,將在本月晚些時候發射“天宮一號”,這是中國建造太空站的第一步。

  中國這個亞洲強國認為其空間計劃標誌著中國全球地位的提升、專業技術的發展以及中共讓中國走向富強。

  新加坡《聯合早報》9月21日報道,題: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雛形“天宮一號”下周將發射

  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的雛形“天宮一號”將在下周擇機發射。作為中國建立空間站計劃的序幕,中國將在“天宮一號”之後,發射“神舟八號”飛船,進行無人交會對接試驗。外界預計中國將由此拉近與美國、俄羅斯等太空強國的距離。

  2008年,隨著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出艙並安全返回地球,中國已完成多人多天飛行的目標,並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人類太空漫步的國家。去年,中國又順利發射了第二顆探月衛星“嫦娥二號”。當局並計劃在2013年前後發射“嫦娥三號”,它肩負著中國探測器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著陸的重要使命,並將在月球進行大量試驗驗證工作。

  “天宮一號”的發射計劃近期也引起美國和英國媒體的關注。“天宮一號”重8噸,而美國1973年發射的“天空實驗室”重80噸,俄羅斯1986年發射的“和平”號空間站核心艙則重22噸,相比之下,“天宮一號”其實是小巫見大巫。不過在美國縮減太空計劃規模、中國卻展開多項太空計劃的氛圍中,中國發射“天宮一號”被部分評論人士看成是國際實力天平往東傾斜的標誌。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昨天引述美國傳統基金會防務分析師成斌的話說,太空被中國視為實現科技自主的標誌之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