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人對中國經濟看法“簡單”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6 13:44:45  


5月11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會見泛美銀行行長莫雷諾。
  中評社香港5月16日電/美國《時代》5月12日載文《美國人對中國經濟看法“簡單”嗎?》, 摘要如下: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日前引起某種騷動:他接受“查理.羅斯秀”節目採訪時指責美國人對中國看法“簡單”。

  世界各國的人幾乎都抱有王岐山這種美國人對世界事務“看法簡單”的觀點,這很傷人。我是美國人,走到哪兒都面臨這種指責。經驗告訴我,普通美國人並不比其他地方的普通人思想狹隘。

  但是,王岐山的評論讓我思考美國人對中美關係的態度。在我看來,很多美國人似乎沒有充分了解中國經濟和美中經濟關係的複雜性,這在兩國之間產生矛盾。我認為,很多美國人對中國人的看法與實際情況之間存在差距——有時候是挺大的差距。以下就是我認為的某些常見的誤解。

常見看法一:中國偷走美國工人的工作

  事實:不錯,30年來,美國製造部門的就業確實經歷嚴重下滑,中國有一部分責任,因為全世界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服裝、電子產品、鞋)有相當一部分以中國為基地。即便美國的某些高技術產品比如iPhone,也在中國組裝。但是,美國人的錯誤之處在於認為這些工作被“偷走”了,仿佛什麼罪惡的勾當正在進行。從這方面說,中國人犯的唯一錯誤就是比美國人窮得多,所以樂意在工廠里長時間工作,而拿的工資卻是美國人或其他富國工人工資的幾分之一。

  美國低端製造崗位的流失早在中國還沒有實施以市場為導向改革以前就開始了——20世紀60年代,勞動密集型崗位就轉向韓國、台灣、新加坡和香港一類的地方。如今生產電子產品、服裝和玩具的中國工廠有很多其實都由上述其他亞洲經濟體的公司所有,這些公司在本地區工資上漲後把工廠轉移到中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