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海軍能否避免衝突?兩國學者激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4 12:36:15  


2009年青島海上閱兵場面。(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3月24日電/中國的海洋戰略始終是一個熱點話題,而中國的海洋戰略無法回避與美國海軍戰略的“碰撞”。中美海軍該如何合作?該如何處理好海上突發事件?3月11日-12日,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與美國海軍戰爭學院聯合舉辦了“中美海上戰略對話”。《環球時報》獨家刊發兩國資深學者探討的主要內容。

  中美海上力量能避免衝突嗎

  餘萬里(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副教授):近代以來的中國更多地被認為是一個“陸權優先”的國家,海上力量和戰略處於從屬的地位。1840年以來,中國數次被外國從海上入侵。20世紀早期,馬漢的海權論發表迅速引起了中國學者的高度關注,孫中山先生曾撰文強調中國發展自己海軍的急迫性,擁有自己的海軍以及海軍的強大是國家繁榮昌盛與強大的基石。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中國的國家利益逐漸超出本國邊界,中國人的海洋夢真正具備了現實的基礎。目前中國的討論主要集中於兩種觀點:一種認為,中國應該盡快加速中國海軍的現代化,從而保護中國擴張的國家利益,另外一種則認為這樣的擴張會加劇國際上的緊張局勢,從而最終損害中國地緣戰略的地位。而在這些爭論中,中國學者都高度關注中美關係的影響,因此在未來的中國海上戰略發展過程中,同美國開展積極的對話是十分重要的。

  金萊爾(Lyle Goldstein,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主任):我注意到,現在中國不少輿論都在開誠布公地討論海軍現代化,並表示中國海上力量的發展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大國海上關係的發展歷史有助於明確未來中美關係的發展態勢。19世紀美德之間的海上軍備競賽足以說明,單單憑借經濟的相互依存並不能夠有效地解決不斷變化的“安全困境”,政治力量的介入是必需的。

  王逸舟(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中國需要對海軍戰略思想進行進一步的深層研究。中國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來自於海上的挑戰,包括台灣問題、南海爭端,以及保護海上通道和抵禦海盜侵襲。中國海軍需要向西方的競爭對手學習,並借此提高應對這些挑戰的能力。

  羅伯特•儒伯(Robert Rubel,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研究部主任):中美雙方應該在其心態上避免“自我為中心”,同時中美雙方都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進一步知曉對方的海洋發展重點以及傳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