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專家:走向“世界第一” 中國如何準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17 08:53:44  


 
  走向“世界第一”:中國如何準備

  中國崛起速度太快、規模太大、環境太複雜、模式太獨特、影響太深刻,不僅世界感到突然和錯愕,連中國人自己也沒有做好衝刺“世界第一”的準備。這些必要的準備,在中國經濟總量超越日本時,顯得更為迫切。爭做世界頭號強國,整個中華民族要做好的準備,是多方面的,但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必不可少。

  ◎爭當“第一”的“認識”準備

  “世界第一”的價值是什麼?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的意義是什麼?當代中國人值得不值得為世界第一去奮鬥?要在這個問題上形成共識,首先需要做好“認識準備”。有人認為去爭世界第一是好大喜功,離老百姓太遠;有人認為,把那些倒數世界第一的問題解決好更實際。諸如此類的看法不是沒有道理。而統一認識的關鍵在於,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恰恰能夠在更高的起點和層次上,為解決諸多具體問題創造更好的戰略環境和條件。

  中國第一,作為中美戰略競爭的結局,將具有五個標誌性意義。

  一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一,這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最大的發達國家之間競爭的結果,說明發展中國家可以成為發達國家甚至超過發達國家。

  二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一,這是世界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與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競爭的結果,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社會主義國家第一次在生產力總量上超過了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政治優勢第一次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優勢的基礎之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模式,也將由於創造了“世界第一”的奇跡而成為世界第一模式。近代世界,西方國家創造和占有的財富最多。二戰後的蘇聯呈現出趕超美國的強勁勢頭,但即便是處在巔峰時期的蘇聯,也只有美國生產總值60%的經濟力量。在美國稱霸前的100年中,歐洲列強曾經輪流坐莊。在西方國家占有世界大部分財富兩個世紀後,現在出現了歷史性轉折,在經濟規模上,西方正在逐漸被發展中國家趕超。到2030年左右,中國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到2050年,世界三大經濟體的排序將是中國、美國、印度。西方老牌大國將甘拜下風。

  三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賦予東西方“文明的比較”以新的意義,說明不僅西方文明能給世界帶來福音,東方文化也能引領世界潮流,具有更大的魅力、更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世界近代歷史上,英語民族一直領跑世界;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漢語民族將開始領跑世界。

  四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將打破西方的“人種歧視”。孫中山於1924年就在其《三民主義》中闡述了反對人種歧視的觀點。迄今為止,近代的“世界第一”國家,都是由白種人建立的。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說明黃種人也是世界的優秀種族,並不是白種人獨優。白種人能做的事,黃種人也能做,而且會做得更好。

  五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將改變西方長期形成的地緣優越感。近代“世界第一”國家,都是在歐美地區。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是亞洲的光榮。

  可見,中國成為世界第一,是在創造一個偉大的事業,它不僅具有經濟意義,而且具有政治意義、文化意義,必將成為中國的政治和道義資源,必將轉化為每個中國人的切身利益。可以說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中國第一、匹夫有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