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事實上,我們在亞丁灣經常看到歐盟護衛艦,比如法國的“花月”號經常和我們相遇,它還是比較老的護衛艦。
尹卓:對,“花月”號大概三千噸左右,而且“花月”號屬於巡邏型護衛艦,它成本造價是按民標建造的,有一部分軍標,但大部分是按民標建的,作為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任務來設計的“花月”號也完全能夠滿足。除了美國有大艦以外,其他國家很多都是護衛艦,因為美國它是從第五艦隊臨時派出來的。
記者:美軍是第五艦隊抽出來的。
尹卓:對,他能抽什麼船隊,就抽什麼船,所以他還有這個“拳師”號大型兩栖攻擊艦。
記者:還有阿利.伯克級導彈驅逐艦、"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我們也經常相遇,在那兒巡邏。
尹卓:對,是的。因為從海灣戰爭以後,對伊拉克進行海上封鎖的時候,美國和歐盟在那兒就持續了兩年多的時間,在海上進行封鎖。當時歐盟艦艇基本上都是護衛艦為主,帶補給艦,護衛艦帶補給艦,然後再加上海上巡邏機的配合,它基本是這個樣式。這次他們已經有很成熟的經驗,基本就用護衛艦,而且噸位很小,還有一千多噸,不到兩千噸的。法國當時派的護衛艦有一千多噸的,在那個地方巡邏,就辛苦一些。
中國海軍可探討建立相對長期的岸基補給基地
記者:對。噸位小是很辛苦,但是,他們和我們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就是下一個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就是美國和歐盟海軍靠港非常頻繁。因為在亞丁港有美軍軍事基地,在吉布堤有法軍基地,我們在海上和他們交流時,他們說,平均10到12天靠港,最長不超過15天,就要靠港去修整、補給。我參加的首批護航行動, 124天的行程中沒有靠港,只有補給艦微山湖號在也門亞丁港靠港補給過一次。第二批就有了很大進步,6月21日至7月1日,第二批護航編隊各艦輪流停靠阿曼塞拉萊港進行休整補給。第三批護航編隊,不僅繼續在阿曼塞拉萊港進行休整補給。而且在返程中完成對了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友好訪問。並於12月14日-17日停靠香港進行訪問。從我在艦上的體會,感覺靠港休整,對於海軍官兵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您認為,中國海軍這種靠港補給與休整時間的變化意味著什麼?
尹卓:這種變化意味著我們軍事行動越來越成熟,經驗越來越豐富,而且我們對周邊的環境越來越熟悉。同時,也說明周邊國家對我們護航行動越來越理解,越來越支持。因為,我們剛去或者還沒去,就申請駐舶權、靠舶權,會引起一些西方媒體的無端猜忌。事實上,我們在亞丁灣負責任履行大國的義務,我們護航的船只,包括中國、法國的、英國、美國、日本,大家看到,我們中國海軍在那兒履行的完全是按人道主義的義務,國際主義的義務,作為一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完成我們的國際義務。
形象樹立以後,再提出靠舶修整,這是理所當然的,水到渠成。所以,我們第一批沒有靠,第二批我們開始靠了,實際上,我們和各國都已經聯繫了,他們都非常歡迎,非常歡迎我們去。我們開始到也門亞丁港,到阿曼,以後到吉布提,吉布提我也去過,是個很大的一個軍事基地,美軍、法軍都在,特別是法國在那兒可以維修航母,可以修彈射器。
吉布提是個敏感地點,因為是人家美國和法國,包括歐盟的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我們去靠舶在那個地方修整,看來他們還是很歡迎的。沒有因為我們的靠舶,引起大家互相之間猜忌,這就說明大家在護航行動裡,重要一條是加強海上軍事互信,大家在護航行動中,互相有情報交流,然後到聯合軍隊行動,到我們主動提出來,建議大家採取聯合軍事護航行動。我們的姿態是越來越開放,行動越來越透明,意圖清楚了,那你再去靠舶修整,這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所以我覺得我們做得是非常有序的,所以這種工作安排是非常有序,也是為常態化做準備的。如果沒有靠舶,沒有修整,這個常態化是非常難做的。你們第一批護航,艦員持續四個月在海上風浪中顛簸,我估計對人的心理、生理要求是非常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