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空軍新戰略與新安全觀:空天一體是戰略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1-10 16:48:30  


 
  上世紀50年代前後,蘇聯和美國在相繼掌握發射人造衛星技術後,在空間領域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衛星成為觀測地球的眼睛。60年代初,在古巴導彈危機中,美國衛星準確發現了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以及蘇聯船只和軍事顧問人員等,為其戰略決策提供了可靠和及時的情報。 

  美國早在1957年就率先提出“空天一體”的新概念。1982年,美國空軍正式建立世界上第一個航天司令部,主管地對地彈道導彈、以衛星為主的航天器等空軍裝備,其專門在海外作戰的空軍部隊,也就成為了人類歷史上首支航空航天部隊。 

  在上世紀初的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先後動用了12類50多顆軍用和商用衛星構成戰略偵察網,集結了2790架現代化的固定翼飛機和1700多架旋翼飛機,其中,包括600多架攻擊直升機,在奪取伊拉克制空權方面發揮了威力。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空天一體”方面,也不甘落後。俄羅斯始終重視建設國家空天防禦系統,不斷加強空天部隊建設。作為軍事大國,俄羅斯於2006年4月,通過了空天防禦新理念,強調在集中管理所有執行空天防禦任務的力量、裝備和資源基礎上,建立和發展空天防禦系統。 

  美國在2006年就提出一個理論,叫“一個小時打遍全球”。其軍事技術支撐之一便是空間基礎保障系統,這些設施可以在大氣層以外的宇宙空間,給地面陸海空信息化部隊和武器裝備提供保障。其空間轟炸機、空間運輸機可以從本土起飛穿越大氣層,進入太空通過太空通道,利用太空賦予其特殊的速度,飛達敵國上空,再進入大氣層內實施轟炸和作戰。長期以來,美國以空間科技稱霸世界,同時聲稱,在空間領域美國不容許任何人挑戰其領先地位。正因如此,在今後相當長的歷史階段,空天非軍事化,只是善良者的願望,只是蓄意者的借口,歸根到底是一種口號和旗號,只要霸權主義存在,空天非軍事化便難以實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