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甲子大閱兵全景實錄 中國軍力立體展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01 16:47:08  


這是空中梯隊中的預警機梯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新華社
 
  11時11分,戰機飛舞長空 

  就在最後一個地面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的同時,戰機劃過長空呼嘯而來。 

  作為空中第一個梯隊的長機,50歲的某特種航空兵師師長顧維峰駕駛空警-2000預警機,第一個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 

  隨著這一中國空軍最新裝備的亮相,被稱為信息化作戰“空中領袖”的預警機,正式步入中國空軍作戰序列。 

  空中梯隊指揮員趙忠新中將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預警機的研製成功,標誌著空軍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有了質的飛躍。 

  參加這次閱兵的15型151架飛機,涵蓋了中國空軍和陸軍、海軍現役主戰機型,新機型達到95%以上。飛機的數量和種類遠遠超過此前的歷次閱兵,以預警機為代表的新裝備更是前所未有地凸顯出信息化的特點。 

  “米秒不差”,是閱兵指揮部對空中梯隊提出的要求。大部分飛機間隔為15米-20米,受油機距加油機加油錐套只有兩米。 

  體形龐大的轟-6H,標誌著“中國製造”邁入第三代的殲-10,以及距離地面僅250米的直升機群……12個空中梯隊以楔隊隊形、“品”字形、三角形等各種隊形飛過時,巨大的轟鳴聲在天地間回響。 

  擁有一支強大的空中力量,曾是多少代中國人的夢想。 

  此刻的觀禮台上,海航原政委單大德中將熱淚盈眶。77歲的單大德抗日戰爭期間曾無數次目睹日軍飛機在中國的土地上狂轟濫炸。他的母親和妹妹在重慶大轟炸中遇難。 

  “從小時候起,我就渴望成為飛行員,駕駛我們自己的飛機保衛祖國,保衛親人。”多年後,單大德成為海軍航空兵飛行員。 

  再過一個多月,空軍將迎來60歲生日。 

  引人注目的是,作戰飛機全部掛彈受閱。這是空中梯隊在國慶閱兵中第二次掛彈飛行。 

  新中國成立時,南方還有大片國土沒有解放,北平也並不安寧。部分飛機奉命掛實彈,同時執行參加閱兵和戰鬥值班的任務。 

  這一次,多型空空、空地導彈隨著戰機首次公開亮相。 

  11時20分,由15架教-8組成的教練機梯隊最後一個飛過天安門。 

  “這種教練機駕駛起來非常靈活,做很多特技動作很有如魚得水的感覺。”22歲的長機飛行員何曉莉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何曉莉和她的梯隊成員是6個月前剛從空軍第三飛行學院畢業的中國首批戰鬥機女飛行員,她們的平均飛行時間只有300小時。 

  來自總裝備部的消息表明,我國已經開始選拔女性航天員,通過初選的15名女性都是運輸機飛行員。 

  近年來,在武器研製專家、殲擊機飛行員、反恐特警、兩栖偵察兵、作戰部隊主官、搶險救災突擊隊員等解放軍歷史上往往由男性壟斷的角色裡,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女軍人。在中國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歷程中,她們正在發揮更大的作用。 

  即將結束閱兵的時刻,教練機梯隊在天安門上空拉出了一道道彩色煙帶,宛若彩虹,久久曾散。 

  屏息凝氣看閱兵的觀禮人群中,突然響起了一片掌聲。 

  今天的整個北京城,都在仰望人民空軍的雄姿。 

  國慶60周年首都閱兵,不僅僅屬於軍隊,不僅僅屬於北京。 

  這些日子裡,幾乎在每一個網絡論壇裡,都有無數人在猜測閱兵的每一個細節,關注可能參閱的每一支部隊。 

  閱兵是武裝力量的檢閱與展示。閱兵更是全體中國人的一場心靈盛宴。 

  11時25分,不是閱兵的閱兵 

  大軍散去。在遊行群眾的隊伍中,出現了18位白發蒼蒼的老兵。 

  這些老戰士平均年齡80.7歲,絕大多數參加過解放戰爭,還有的參加過抗日戰爭。 

  作為為新中國誕生立下卓著功勛的共和國老戰士代表,他們首次應邀參加國慶群眾遊行。 

  在一輛名為“浴血奮鬥”的彩車上,18人分立兩側。一側,向著天安門致敬;另一側,向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向著他們在戰火中倒下的戰友敬禮。 

  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於新中國誕生前夜,新生的共和國以此來銘記所有為她犧牲的英烈。 

  他們沒能等到新中國的成立,更沒能看到新中國的閱兵。 

  就在這個新中國走過一個甲子的秋季,就在這巍峨的紀念碑上,無數英烈的眼睛凝視著共和國的又一次閱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新中國成立60周年 大閱兵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