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創新、創造、創業的人才選拔機制。
“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聶帥強調必須把培養科技隊伍作為一個戰略性問題來考慮,提出要培養我們的年輕一代。”當年30歲出頭的劉紀原講述了自己在12所工作日子裡的親歷。1962年3月,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個中近程導彈“東風2號”首飛失利,有人失去信心,主張從自行設計退回仿制。
但12所的一些年輕設計師們,堅定自行設計方向,勇敢地提出多項改進方案。12所年輕同志的舉動,受到時任五院副院長的錢學森極大重視和支持。最終年輕人經過4個月的攻堅,徹底解決了系統穩定性難題。
當20世紀90年代劉紀原擔任了航天工業總公司總經理、國家航天局局長後,他同樣傾力發現和培養航天科技領軍人才、創新人才。正是那個時期,31歲的張慶偉被任命為長征二號F火箭的副總設計師,37歲的馬興瑞從大學直接調任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二人最後都相繼出任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並由此帶動引導了一大批40歲左右的項目和型號的年輕領軍人。
“人才的高度就是事業的高度。”馬興瑞告訴本刊記者,目前,集團公司33名兩院院士的寶貴資源在軍工企業和中央企業中均占首位,“目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200餘名型號“總指揮”、“總設計師”的平均年齡只有44歲,45歲以下的占70%;月球探測工程研製隊伍平均年齡不到40歲,正副主任設計師中1970年以後出生的占65%。”他堅信,“年輕的創新團隊是比‘嫦娥奔月’更為振奮人心的寶貴財富。”
爭奪未來競爭制高點
在準確把握國際航天現狀與發展趨勢的基礎上,怎樣完成航天科技集團“脫胎換骨”般的轉型?
馬興瑞分析說,世界不少國家政府已經將航天科技的發展擺在了國家發展的戰略高度,相繼制定了本國的航天發展戰略和重大工程,通過這些重大工程的實施,帶動國際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隨著新軍事變革不斷向縱深推進,“天地一體化”成為世界各國軍事航天發展的主要趨勢。同時,太空經濟時代正在到來,航天產業化發展格局已經形成,產業鏈在不斷擴展和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