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偉說,根據時間表,中國的大飛機要在2014年實現首飛,2016年實現商用。要實現商用,就要有市場意識。所謂市場意識就是要有成本意識和品牌意識。
張慶偉說:“航天產品一般很少有商業批量,因此在研製時往往可以採用一些特殊手段。比如過去我們在研製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時,用的鋁板怕滾動帶傳送過程中造成劃痕,只好採用一些特殊的方式來完成。這種方法造一兩枚火箭可以,但是用在批量生產的民機上就不行。因此大飛機製造必須是工業化大生產,必須要符合批量化生產的要求,要有成本意識和效益意識。”
雖然國際民用飛機市場容量巨大,但是競爭也非常激烈。目前國際幹線民機市場幾乎完全被波音和空客兩大公司所壟斷,中國大飛機要想在航空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張慶偉告訴記者,中國商飛公司作為後來者,必須從一起步就要科研和市場兩手抓,不能等產品上了天再去找市場。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場,未來20年,僅國內航空市場就需要3000多架新飛機,約有3900億美元的市場空間。其中,單通道150座上下的飛機將占七成。
張慶偉告訴記者,根據市場分析,我國的大飛機C919就鎖定在150座的單通道飛機。我們將在這一領域與國外同行展開競爭。雖然他們歷史悠久、實力雄厚,但是我們有自己的後發優勢。
張慶偉信心十足地對記者闡述了中國大飛機的後發優勢。首先,後來者不一定就永遠落後。比如空客公司,歷史比美國波音短得多,但是在經歷長達23年的虧損之後,追上並超過了波音。歐洲人能做到,我們中國人同樣能做到。
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無論波音還是空客,他們目前的150座單通道飛機都已經非常成熟,市場占有率也很高。他們的研發重心目前放在了大型寬體客機上,對已經很成熟的單通道機型的改進沒有多大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