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武器知識:反F-22戰法及技術點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6 11:26:12  



  “反F一22”候選機種

  事實上,不只是“反F一22"所需的部分技術已存在,連大幅吻合“反F—22”需要的戰機也已存在或正在開發。

  在航電技術上,“颱風”、“陣風”、F一35、蘇一33UB等便具有滿足“反F一22”所需的熱成像儀、自主終端預警系統(環場導彈來襲告警系統)等。其中“颱風’’的A主預警系統是採用多普勒雷達,其餘則用紅外陣列。“颱風”與“陣風”所用的熱成像儀性能已公佈擁有130—148公里的探測距離,更增加了“反F一22”的可行性。在反制措施上,這些戰機中的部分型號將來可能配備拖曳誘餌、致盲鐳射等。 

  在中遠端武器系統方面,上述戰機目前採用的中遠端武器——AIM—120、“米卡”、R一77等導彈的性能恐怕無法補償非雷達探測的測距誤差以及因缺乏速度資料導致難以算出最佳路徑的問題。蘇-35預計採用的KS—172擁有300公里以上的射程。但Ks— 172過大重,不是最理想的空戰武裝。將來上述飛機在採用“流星’’或PVV- AE—PD衝壓空對空導彈後,才算滿足“反F一22”所需。

  在近距武器方面,英國版“颱風”用ASRAAM,雖然其最大射程號稱達到30公里,但沒有向量推力控制,也幾乎沒有翼面,離軸角攻擊能力堪憂,打擊後半球目標的可行性更不樂觀。德國版“颱風’’所用的IRIS-T、“陣風"的“米卡”及“米卡一IR”、俄系戰機的R一73M2導彈,具備30—40公里級射程、向量推力一翼面複合控制及資料鏈中途導引,更能確保打擊360度範圍內接近中的敵機,甚至具有主動反導彈潛力。另外俄系戰機在R一73M2之上還有R一77及R一77T,該彈幾乎可視為“具中遠端攔截能力的格鬥導彈”,其網格尾翼使其擁有非常好的控制性能、優秀的高攻角能力和較低的機動阻力,具有一定程度的離軸發射能力,機動力等級可視為類似怪蛇一IV型的大翼面無TVC式格鬥導彈,在離軸角不過大(例如前半球)距離較遠的離軸戰鬥場合,成為一枝獨秀的空戰利器(此時普通中程空對空導彈因離軸能力較差而顯得吃力,格鬥導彈射程較短而顯吃力)。

  在飛行性能部份,依本文分析,真正幾乎完全符合“反F-22”飛行性能需求的,當推“金雕”。除此之外,本文推薦最佳化持續機動性能的傳統外形,並搭配向量過失速機動能力來補償指向性。蘇一35BM等俄系戰機便吻合。至於“颱風”採用的持續機動性能較差、超間速性能與指向性較好的鴨式佈局,若能善用則效果亦不容忽視。

  總體來看,在衝壓空對空導彈服役前,配備KS一172+R-77-+R-73M2的蘇一35BM或更先進俄系機種,具有符合“反F一22”火控需求的潛力(但不理想);衝壓空對空導彈問世後,配備流星+IRIS—T的德國版“颱風’’以及配備“流星”+“米卡”的“陣風”以及配備RVV—AE-PD+R一73M2+R一77R的蘇一35BM以上的俄系戰機,具有符合需求的潛力。但即使上述指標達成,這些飛機還要有更完善的自衛系統才能成為真正的“反F一22”。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