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國艦船專家:新型驅護艦要造出一定數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2 09:15:57  



  在艦艇分工方面,如果過幾年相控陣系統的體積、能耗、價格明顯下降,電腦處理能力提高後,驅護艦都可普及裝備,這時再細化艦艇分工是否已無意義?所有艦艇都應是通用型的,只是大小不同,活動範圍不同,適應海況不同而已,驅逐艦和護衛艦也只會成為每個人自己的習慣叫法。

  晨:以前主要是按照噸位區分,但目前這一概念已經模糊。現在驅逐艦的噸位都達到了二戰輕巡洋艦的水準。現在基本上已經習慣按照任務來區分,一般驅逐艦分為通用型和防空型,而反潛作為一種基本的防禦功能已被合理分配到各種大型驅逐艦中,專用反潛艦小型化是一個不會逆轉的潮流,主要由護衛艦承擔,像“無畏”級這樣的專用大型反潛驅逐艦幾乎不會再出現。

  反潛艦艇為什麼都偏小型化?

  達:因為發現潛艇威脅時情況都很緊急,反潛艦艇要迅速轉向威脅海域.小型艦更靈活。今後水面艦艇總的趨勢還是以多用途為主,因為各國艦隊都在縮小規模提高能力。若仍細化分工,艦隊規模必然要大。比如美國現在已放棄發展水雷戰艦艇,代之以LCS,兼有反潛反艦反水雷等功能。另外相控陣系統與多用途發展趨勢沒有制約關係。比如挪威F一100護衛艦。此前,“宙斯盾”系統只在排水量不低於8500噸左右的驅逐艦和巡洋艦上安裝過。而F一100滿載排水量不到6 000噸.即使加上未來可能增加的450噸排水量盈餘,也不過達到6 500噸.但在工程人員的努力下,這一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

  從防空角度講,170、171及有些艦艇只裝中遠端防空導彈,然後就是7管近防炮,略掉了中近程和點防禦導彈.這與世界上多數區域防空艦一致。如“金剛”、“伯克”、韓國KDX一3都只裝“標準2”,45型、“地平線”也都只裝“紫菀”.只有西班牙F一100和荷蘭LCF及德國F一124是同時裝了“標準2”和“海麻雀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