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俄烏打了一年,這些戰爭經驗被改寫
http://www.CRNTT.com   2023-02-24 10:37:04


 
  澳門軍事觀察員黃彤表示:“作為俄軍事現代化計劃的一部分,在向美國學習的基礎上,俄軍方建立了營級戰術群(BTG)來取代師級部隊。然而,由於缺乏後勤支持和指揮系統故障,BTG未能在俄烏衝突中發揮其實力,導致裝甲炮兵部隊損失慘重。”在BTG模式被證明在高烈度作戰中成本很高後,莫斯科重新建立了規模更大的裝甲炮兵師。持續的俄烏真實戰鬥經驗表明,這些營級戰術群無法擊敗訓練有素、組織良好的烏軍,因為他們缺乏足夠的火力和重型武器,尤其是現在烏克蘭有北約支持。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軍事專家對記者表示,在此次衝突中,由於受缺乏制空權等條件限制,俄烏兩軍均難以實施多軍種聯合作戰,這就凸顯多兵種合成作戰的重要性。多兵種合成作戰由於涉及多個兵種相互配合,比如火炮與地面步兵的戰術配合,對指揮控制提出較高要求。俄烏雙方在此方面均出現一定的重大失誤,比如俄軍將領損失較大、各作戰營相互間戰術配合不暢等。但營級戰術群在俄烏衝突中不好用,既有戰術運用缺乏協調、指揮控制不力、後勤補給不暢等問題,也有自身設計存在缺陷的因素。究竟哪個因素最關鍵,外界看不出來,祗有俄軍自己心裡清楚。所以到底營級戰術群還是更大規模的作戰單位模式更優,不能一言以蔽之。目前,一些北約國家在演習中仍以小單位、高強度演練作為未來戰爭模式的想定。

  GPS制導彈藥首次深度改變戰局? 

  俄烏衝突中有3種彈藥不同程度上對戰況產生重大影響,它們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使用GPS為主的制導方式,分別是美制“海馬斯”系統的M30/M31制導火箭彈、155毫米的M982“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和俄羅斯“天竺葵-2”巡飛彈。

  張學峰認為,媒體非常關注這3種武器,本身就說明它們在這次衝突中發揮的作用“出圈了”。以GPS為主的衛星制導方式賦予這些武器三大特點:一是精度高,二是發射後不管,三是便宜。這三大特點,特別是相對便宜,可以大量使用,使得它們有改變戰局的潛質。張學峰認為,俄烏衝突不是GPS導航衛星首次用於武裝衝突,也不是GPS制導彈藥首次用於戰爭,“但我個人認為這是GPS制導彈藥第一次深度改變戰局的一場武裝衝突”。

  “一場社交媒體深入參與的戰爭”

  打了一年的俄烏衝突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它被一些美國專家稱為世界上“第一場全程直播的戰爭”“歷史上最容易通過互聯網瞭解的戰爭”,以及“一場社交媒體深入參與的戰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