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演習罕見一幕:武器鎖櫃拎鐵鍬迎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1 11:18:13


 
  ■我們在為打破“紅必勝藍必敗”的思維定勢喝彩時,更應該冷靜地想一想:如何彌補打仗的“能力差”

  盤點“跨越-2014·朱日和”實兵對抗系列演習,人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這份戰報:7場紅藍對抗,“紅軍”6負1勝。

  曾幾何時,在人們印象里,實兵對抗往往是紅勝藍敗,有時仗沒開打,早早定下了輸贏,演習最終變成了“演戲”。而此次演習,導演部明確規定:紅藍對抗不設底案、不編腳本、不搞預演,全由雙方自主偵察、自主決策、自主協同、自主保障。如此一來,演兵場上的勝負懸念重重。

  有了懸念,才會真打實抗。記者採訪發現,尚未接敵,“紅軍”就開始琢磨如何戰勝“藍軍”。而“藍軍”也不再是先前“過家家”式的陪練角色,甫一交手便使盡渾身解數,毫不留情。

  然而,人們不禁要問:以往戰無不勝的“紅軍”為什麼會敗,而且一敗再敗?

  是倉促上陣嗎?演習計劃早在年初就下發任務部隊,每一個旅都進行了至少3個月的針對性訓練,對此次演習的規則、程序、打法了然於胸。

  是對手太強嗎?扮演“藍軍”的北京軍區某機步旅主戰武器均屬我軍第一代裝備,而且按規定,作為守方投入兵力比“紅軍”要少。

  是導演部偏袒嗎?進入實兵對抗階段,紅藍雙方完全自主對抗,導演部只當裁判……

  探究個中原由,全程觀局的訓練專家、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副院長吳清麗的分析可謂一語中的:“紅軍”表面上輸給了“藍軍”,實則輸在與實戰要求的差距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