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演習罕見一幕:武器鎖櫃拎鐵鍬迎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21 11:18:13


 
  這場演習的諸多亮點背後,隱藏著一些部隊戰鬥力建設的短板和部分官兵思想觀念上的桎梏。回望朱日和,檢討演習中的得與失,無論是總部機關還是參演部隊的官兵,心頭都升騰起一種強烈的憂患。

  這憂患,不是對演習成績的否定,而是對崇高使命的擔當。

  ■別讓演習場的亮點遮擋住我們應有的憂患:實戰化訓練喊了這麼多年,一些部隊在戰鬥力建設方面“欠賬”還不少

  在我軍訓練史上,從沒有一場旅級規模的演習如此興師動眾——總參直接牽頭組織、總部首長坐鎮指揮、7大軍區各派出1支合成旅參演、全軍10所院校近百名專家現地教學、各軍區軍訓部和全軍13個訓練基地領導全程跟研……

  這次演習,可謂亮點頻閃:從確立“重檢驗不重評比、重實效不重形式、重檢討不重輸贏”的訓練指導,到教育引導官兵正確對待勝負、放下思想包袱;從破除“紅必勝、藍必敗”的思維定勢,到規範實戰化戰術訓練組訓模式;從改變操場化程序化的“和平積習”,到糾治重成績輕反思的總結方法……隨著採訪的深入,記者發現其示範和引領的內容之多、範圍之廣令人咋舌。

  然而,一位現場觀摩演習的訓練專家的話振聾發聵:從演習場上看,一些部隊存在被動等待的思想,坐等總部機關的“指揮棒”。作為戰鬥力鏈條上最具創新活力的一環,基層部隊難道不應該勇於擔當、主動向實戰靠攏?

  發此一問,決非替上卸責、對下指責。縱觀7場演習,不少專家敏銳地看到,實戰化訓練喊了這麼多年,一些部隊在訓練方面的“欠賬”還有不少。不妨看幾個演習片段:某裝甲旅裝備平時疏於訓練,在機動途中故障頻發,仗未開打就有幾輛坦克退出戰場;某機步旅指揮員不會運用新型作戰力量,把特戰分隊編入前沿攻擊群,在“敵”前沿實施陸航機降;有的單位習慣於開長會定決心搞協同,形式複雜效率低下……

  類似這樣的例子,在演習場並不鮮見,充分暴露出部隊平時訓練基礎不扎實、訓練要求沒落實。眼前的一切,令坐鎮指揮的總部首長憂心忡忡:“實戰化訓練,一級有一級的責任,總部當然要發揮籌劃指導和引領作用,但最根本的還是要落到部隊的行動中,基層部隊切不可不推不動、不拉不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