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環球時報:以蘇聯解體為鑒 應是中國最低要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1 10:43:45  


  中評社香港10月11日電/圍繞蘇聯解體,中國輿論場近來又爭成一團。由於爭論者持完全不同的價值觀,自然會得出南轅北轍的結論。本文試圖超越價值評價,客觀梳理那場劇變帶來的種種後果。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蘇聯解體深刻改變了二戰後形成的國際政治格局,雅爾塔體系崩潰,美國是最大的受益者,其他西方國家次之。蘇聯的消失惡化了中國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國際政治環境,但同時又大大降低了中國北方的長遠地緣政治壓力。它對中國可謂利弊參半。

  蘇聯各國人民對蘇聯解體的感受不盡相同。波羅的海三國是蘇聯的堅決掘墓人,它們早在1990年前後就脫離蘇聯,後又加入北約,蘇聯解體是三國求之不得的事情。

  對其他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人民來說,蘇聯解體來得很突然。1991年3月蘇聯曾就是否保留聯盟國家舉行全民公決,支持者高達76%。

  蘇聯突然解體摧毀了聯盟內的經濟聯繫,帶來劇烈陣痛。各新生國家的第一批受益者大多是前官員、政治活躍人士和經濟冒險家。比如各新生國家的領導集團幾乎都是前加盟共和國領導層,第一書記紛紛成為總統,那批領導人大多在位很久,有幾位執政至今。

  俄羅斯的政治變化從一開始就比較大,但兩代俄羅斯領導層都同蘇聯官方系統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俄羅斯完全意義上的“反對派”至今尚未獲得他們滿意的政治機會。

  從經濟情況來說,俄羅斯得到全面恢復,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等因資源豐富也實現較高國民收入,但一半以上的前蘇聯共和國在經濟上成了聯盟解體的輸家。比如總人口約4700萬、曾很富裕的烏克蘭目前人均GDP只相當於中國的一半多一點,我們的中亞鄰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情況更糟,幾乎已進入世界最窮國家行列。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