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智囊團:中國預警機比美E3C整整領先一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22 07:51:09  


 
  上世紀80年代,王小謨的目光從地面轉向了天空,“中國人一定得有自己的預警機!”

  因為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遼闊的國土僅僅依靠地面雷達,很難覆蓋整個領空。要完成國土防空任務,就必須擁有背負著遠程預警雷達系統的飛機——預警機,它能搜索、監視空中或海上目標,並能指揮引導己方飛機執行任務,是現代空中作戰體系的核心。

  王小謨主動請纓。

  為了加快研製進度,最初國家決定與國外合作進行預警機研製。受命擔任預警機中方總設計師,王小謨頭腦十分清醒,他著眼於國內同步研製,立足自力更生,堅持把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

  2000年,國外合作方迫於美國壓力單方面中止研製。王小謨處變不驚,因為他的團隊開展的同步研製,已為預警機國產化準備好了方案和可試飛的科研樣機。

  中央軍委做出了“立足國內,自主研製預警指揮機”的決定。不負眾望,王小謨的團隊打破了“從科研樣機到研製成功至少要10年”的常規,僅用了5年。國產預警機創造了世界預警機發展史上的9個第一,成為世界上看得最遠、功能最多、系統集成最複雜的機載信息化武器裝備。美國政府智囊團“詹姆斯敦基金會”發表評論稱,中國採用相控陣雷達的預警機,比美國的E—3C整整領先一代!

  預警機贏得了“爭氣機”的美譽。

  “中國人一定能行!”這樣的自信從哪兒來?王小謨舉例說,比如當年他們獨創的三坐標雷達設計,一年後英國人才提出類似方案,“我一直相信,中國人不比外國人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