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媒:日本“不道歉外交”製造大麻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6 00:12:23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與二戰結束後日本的眾多妥協和矛盾之處一樣,靖國神社在民族認同感中的地位從未徹底地得以解決。此外,日本從未像戰時盟友德國那樣充分正視自己的帝國史。與這個問題一樣,靖國神社在繼續製造麻煩。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刊登評論文章稱,21日,3名高層日本政客參拜了靖國神社,並替沒有前往參拜的首相安倍晉三獻上了木制供品。中國和韓國強烈抗議。23日,又有168名日本議員前往靖國神社,人數遠遠超過以往參加一年一度春祭活動的人數。

  靖國神社在東亞遭痛恨的程度,不論怎樣形容都不為過。靖國神社已經成為日本在長期的地區緊張局勢中所扮演角色的象徵,而緊張局勢近來變得更加危險。2011年11月,一名中國男子試圖用自制爆炸物燒毀靖國神社,他後來在韓國因試圖襲擊日本駐首爾大使館而被捕時才認罪。但韓國拒絕將他引渡至日本,聲稱他在韓國服刑幾個月後會被遣返回中國。

  去年,日本和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在韓國,這種情緒也有所抬頭,但沒有日本和中國明顯。這導致上述國家因幾個有爭議的小島而危險地接近戰爭的邊緣。日本最近參拜靖國神社的舉動似乎嚴重挫敗了緩和關係的努力,也讓緊張局勢惡化。包括外交部長官在內的韓國官員取消了訪日計劃,抗議日本官員參拜靖國神社。日本議員說,他們不得不取消訪問中國的安排,因為中國領導人安排會晤“很困難”。一名來自反對黨的日本議員警告說,他的國家正在為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安倍政府找到了激怒鄰國並縱容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其他方式。他否認證據充足的日本軍隊在戰爭期間招募中國和韓國慰安婦的行為,還暗示希望“修改”日本對戰爭罪行的道歉聲明。日本的一個右翼智庫主張採取這種行動,敦促日本放棄所謂“道歉外交”。最近的事態變化或許可以被稱為“不道歉外交”。

  日本政客為何不停地參拜靖國神社?尚不清楚他們是在煽動民族主義情緒,還只是利用它贏得選舉,但和所有選舉式民主一樣,民眾情緒和公共領導能力並非總是分開的。不論出於什麼原因,參拜靖國神社給日本和亞洲都帶來了不良影響,如島嶼爭端,即使不在目前的基礎上升級,也損害了日本的外交和貿易。毫無疑問,韓國、尤其是中國,對爭端負有一定責任(儘管考慮到東亞的憤怒和不滿情緒從許多方面來看可以追溯到二戰),但日本或許負有一些特別的責任。

  正如歷史學家W-R。米德在他的博客中所寫:“由於日本和中國一直未能像德國和法國在二戰後那樣達成一致意見和深度和解,因此亞洲仍是動蕩和危險之地。”

  動蕩和危險或許有些誇張,但實際情況是東亞仍因不太遙遠的戰爭回憶而四分五裂。日本政客參拜靖國神社時,他們實際上也在追悼日本殘暴地征服鄰國的帝國秩序,不論他們是有意還是無意。那個時代已經結束了:日本經濟在萎縮,人口數量在下滑,而中國和韓國的實力和地位都在增強。正如戰後的歐洲,在當今世界,合作與和諧更符合各個國家的利益。但只要日本領導人繼續活在過去,就難以讓他們的國家走向未來。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