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29日電/從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式上部分新裝備“整齊亮相”開始,幾乎每年我們都會有兩三件新型武器裝備“閃亮登場”,如直-10、殲-15、殲-20、運-20等。
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稱,毫無疑問,去年初露崢嶸的殲-31(非軍隊定名,權且如此稱呼)也是這些明星裝備中的一員。它一露面,就引起各方關注和熱議。
然而,僅僅根據殲-31的形體、重量就“斷定”它是與殲-20“高低搭配”,或僅僅因為它採用雙前輪起落架就“判定”它可能成為“航母艦載機”,都顯得不夠專業。
中國航空工業已經具備了“構想一代”、“預研一代”、“試制一代”、“生產一代”的技術實力。
2011年之前,殲-31鮮有人提及。當年,就在殲-20備受關注之時,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中國還有一款“類似F-35A”的第四代戰機正在沈陽飛機公司建造。該刊預測,這款先進程度直逼F-35A的飛機,將在2012年9月試飛。至此,這型新戰機才開始引起廣泛注意。
2012年端午節,有網友在高速公路上拍到一架放在汽車上運輸的“飛機”,照片中,它被包裹得嚴嚴實實,有人大膽猜測它可能就是《簡氏防務周刊》提到的新型飛機。至於這款飛機叫什麼名字,大家莫衷一是,因為此前無論是國防工業部門還是軍隊科研管理部門,均未提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