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環球時報:中國算是進入了盛世 但遠遠不太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5 08:07:34  


  中評社香港2月25日電/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中國應當算是進入了盛世,但遠遠談不上太平。其實“太平盛世”的說法很誇張,中國在歷史上多次強盛,但從未真正太平過。橫看今日世界,各國都憂心忡忡,美歐強國誰也不敢說自己是“太平盛世”。

  中國正成為現代世界最強大的力量之一,由於這一輪崛起過程只用了幾十年,它顯示了中華文明的驚人潛力。它還催生了一種流行計算方式,那就是再過多少多少年,中國的國家力量將超過誰誰,或者達到誰誰的多少倍。

  這樣的預言讓我們自己不安:它好像太容易了。它更令世界的其他主要力量不安,因為沒有人知道中國一旦成為全球性超級力量,這對國際政治意味著什麼。

  中華文明包含了古代國家競爭的豐富記憶,我們的不安有一部分來源於它們,以及近代世界大國之間的殘酷爭鬥史。中國繼續崛起一定要首先破了傳統大國零和政治的局。我們把本國崛起帶給其他大國的損失降到最低,甚至讓它們真正沾上中國發展的光,這會有利於化解外部的嫉恨,至少不使它們把自己的嫉恨輕易變成行動。 

  這話說著容易做著難,但並非完全無處下手。中國崛起的關鍵是要向全世界提供商業發展機會,這樣全球資本就會同中國發展形成利益互動關係,各國百姓也沒有理由同中國過不去。那些零和政治說教將會因此失去大部分信服力。 

  中國崛起的潛在反對力量之大是歷史上罕見的。但中國還同時面對重重現實問題,包括外交的、內政的,中國很難設計一個周全的大戰略一以貫之。 

  中國社會不可能整體上變成一個“勾踐”,把國家崛起作為絕對優先的目標去維護。中國人越來越率性,個人利益優先,對外關係上“出氣”也優先,這些都在民間越來越不容爭辯。 

  東亞的地緣政治摩擦與歐洲相比,至今沒理出頭緒,因此潛伏著爆炸性。但我們能分配給它們的注意力在減少,我們尤其很難為了應對外部挑戰而在內部做些“將就”甚至犧牲。相反,外交迎合內部因素的壓力不斷增加。 

  中國的多元化極大促進了國家發展,但多元化的最終指向是什麼,它與社會團結是否永遠是兼容關係,人類以往的經驗對中國這樣的大社會顯然不夠用。而永遠保持多元化的建設性是中國國家崛起得以最終結出正果的關鍵。 

  西方與中國保持“接觸政策”、大體放任中國發展很像是他們的“政治賭博”。時至今日,西方遏制中國越來越失去了機會,但如果中國的社會治理能力跟不上,多元化可能從提供活力逐漸轉變成提供破壞力,西方就會再次成為“不戰而勝”的歷史贏家。 

  讓每個中國人都能大致看清世界格局完全不現實,但中國社會通過內部的複雜互動形成這樣的整體清醒和把握能力,卻是非常重要的。中國是未來世界政治的主要構築力量之一,大國無法像小國那樣隨波逐流,這使得中國人的小日子很難過徹底,不得不“胸懷祖國、放眼世界”其實是我們的無奈選擇。 

  然而中國社會上在逐漸流行一些拒絕擔當這一切的情緒,它們與中國在世界的實際角色出現脫離。中國必須致力於多元化時代這個問題的解決,重構現代中國社會的視野和戰略胸懷。我們這方面做得怎麼樣,很可能將是影響中國接下來幾十年、甚至一兩個世紀命運的一個關鍵砝碼。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