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受舊的經濟政治格局影響,非洲社會長期動蕩不安,非洲的經濟潛能沒有發揮出來,整個非洲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許多國家尚未解決貧困問題,可以講,非洲是全球新興市場的最後一塊“處女地”。
廣闊的非洲市場令美國垂涎三尺,尤其是在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今天,美國更視非洲為其經濟恢復的“強心劑”。奧巴馬政府2012年6月公布的《美國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戰略》就專門強調加強對非貿易。為了不失去非洲這個資源市場、勞動力市場和商品市場,美國必須提前布局,用軍事力量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控制資源,拓展市場。
此外,從地緣政治上講,非洲政治一體化進程加快,非洲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影響力越來越大。更令美國不安的是中國在非洲經濟上介入很深,“中國模式”、“中國道路”可能衝擊美國的民主價值觀。因此,近年來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通過法國國際人權聯合會展開工作,以便操縱和控制非洲各國政府。美國的這種做法被西班牙《起義報》稱為利用“人權”和“民主化”作為殖民主義和發動戰爭的煙幕彈,引起了非洲各國的不滿。因此,美國必須用增兵方式推廣其“民主價值觀”和介入非洲事務,用它的軍事實力來對抗別國的政治影響力。
非洲的確是美國反恐鬥爭的前沿
長期以來,非洲一直存在邊界混亂、地區衝突和內戰不斷、武器泛濫等問題,加之一些國家的政府管控能力弱,為恐怖主義滋生提供了土壤。“9.11”後,“基地”組織及其北非分支趁機滲透,西非的馬裡和東非的索馬里及其附近區域成為恐怖主義泛濫成災的“不穩定之弧”。在這裡,阿爾及利亞的“薩拉菲”派聖戰組織、利比亞的伊斯蘭戰鬥組織、馬裡的“伊斯蘭馬格裡布基地組織”與索馬里青年黨、“博科聖地”等恐怖組織活動猖獗。美國認為,如果不能有效遏制並打擊非洲存在的恐怖主義威脅,那麼其在全球的反恐戰爭將會面臨功虧一簣的風險,美國的國家安全也將面臨嚴重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