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增長奇跡結束”論是誤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29 00:28:56  


第一季度中國GDP終於減速,但并不意味著中國經濟奇跡結束。
  中評社香港4月29日電/英國《衛報》4月27日載文《中國,是即將破滅的巨大泡影?》,摘要如下:

  英國隆巴德街研究所的分析師戴安娜•喬伊利瓦說,上周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顯示經濟增速降至三年來低點——是中國硬著陸即將到來的前期預警信號。

  她說,深入研究這些數據,就會發現中國的出口正在下降。目前中國國家主導的銀行對基礎設施的投資支撐著中國經濟,這些銀行與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歐洲銀行的情況越來越相似。喬伊利瓦對此持悲觀態度,“中國的增長奇跡結束了”。她稱如果中國的政策制定者們明白這一點的話,他們就會讓中國的經濟增速減半降至5%甚至更低。

  但喬伊裡瓦的觀點“曲高和寡”。亞太地區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裡昂證券公司的中國宏觀策略分析師、前美國外交官安迪•羅特曼說,這種擔憂來自一種誤解。

  羅特曼說,這種缺乏事實依據的觀點的第一個誤解就是——中國是一個出口型經濟體。但中國不是。中國組裝像iPad這樣的產品(均為中國製造),但其中的大部分價值仍留在了美國,即使是韓國公司從iPad中賺的錢也比中國多。在過去十多年中,中國的年均GDP增速達到10%,但其中歸功於出口的數值只有1%。我們尚未搞清楚的是,中國實際上依賴於內需。

  羅特曼說,中國不是一個只依賴於出口的經濟體,相反,中國是世界上內需最大的國家。普通工人工資的“大幅”增長推動了中國的發展,他們的收入在過去11年中增長了173%。多年來,中國一些大城市每平方英尺房價年均增長近10%,但收入增長更快——每年增長約13%——這不同於西方的情況。此外,抵押貸款在中國只是處於起步階段。在購買首套房的中國人群中,五分之一的人支付全款。中國房款首付30%——這與歐美通常完全依賴借貸來購房的現象相差甚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