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26日載文《中國能成為新興經濟體的領頭羊嗎?》,摘要如下:
日前,中國今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出台,經濟增長率為8.1%。鑒於中國過去30多年接近兩位數的高經濟增長率,這個數據的確有理由讓人想象與訝異。但是,如果考慮到全球新興經濟體所面臨的轉型問題與中國政府對這些問題的正視和解決決心,以及溫家寶總理在今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經濟增長7.5%的預期,那麼就沒有太多的理由對這個數據感到不安和焦慮。
中國要做新興經濟體的領頭羊
在當今世界經濟格局中,新興經濟體已然成為與歐美日等傳統發達經濟體幾乎同等重要的一個板塊。博鰲亞洲論壇今年3月份發布的《新興經濟體發展2012年度報告》表明,2011年新興11國(E11)——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印尼、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特、南非和土耳其整體的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規模較20年前擴大了5.6倍,占全球GDP份額翻了一番。按購買力平價(PPP)和市場匯率計算,E11的GDP分別達到27.81萬億國際美元和18.60萬億美元,占全球經濟的比重分別為35.3%和26.6%。新興經濟體占全球出口貿易的比例從1990年的8.7%提升到2010年的23.6%,進口占比從8.2%提升為22.3%。報告表明,新興經濟體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穩定劑”。
在這種經濟影響力和地位上升勢頭的推動下,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也不斷上升,近年來新興經濟體在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投票權上的變化以及在二十國集團(G20)平台的重要性上升等方面都可以見證這點。因此,從國際政治權力構成的角度來說,誰能夠搶到在新興經濟體中的龍頭地位,誰在世界政治經濟舞台上的地位和影響也就更加顯要。
從GDP、對外貿易額、外匯儲備額、利用外資額等指標來看,中國當之無愧於這個角色。2010年中國GDP總量開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亞洲最大經濟體。僅2010年按市場匯率計算的名義GDP淨增加量為8874億美元,超過全球第16位經濟體荷蘭的名義規模。在E11中,中國的經濟運行表現最好,2011年增長率達到9.2%,而南非的經濟增長率比中國低5.8個百分點。根據高盛的研究,2000-2009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累計貢獻率已經超過20%,高於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