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公開版中國軍力報告將變溫和 避免激怒中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6 11:41:10  


 
  雙方的角力在後經濟危機時期集中在《中國軍力報告》的調子上,因此才會有一群人圍繞報告死扣字眼的現象。

  目前,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助理所代表的行政決策當局,似乎已經偏向於對華緩和、爭取經貿利益促進經濟復甦。而未來這個報告在國會又會遇到怎樣的口徑還是一個未知數。美國內部的博弈還遠未停止。

  中方壓力影響美方決策

  《中國軍力報告》每次出台,都要在國際輿論上掀起一股或大或小的“中國威脅論”浪潮。可以說,報告中公布的內容成了一些國家指責中國軍事威脅的“彈藥”。因此,這份報告一直受到中國方面的批評,中國也採用各種方式向美國施加壓力,要求停止發布報告。

  “圈內”的報道指出,中國這些年一直在透過各種渠道試圖阻止《中國軍力報告》繼續發布,至少也要讓文字少些“殺害力”,其中之一就是2008年建立的“三亞倡議”。據報道,“三亞倡議”原由香港前任特首董建華和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歐文斯主導,中國部分現已轉由解放軍前副總參謀長、現任“中國國際戰略學會”會長熊光楷上將接掌。

  除“三亞倡議”外,中國近年來持續對美國發布《中國軍力報告》、《中國人權報告》等行為進行指責和抗議。中國的態度使美國意識到,報告只能引起中國越來越大的抵觸。

  中方中斷中美軍事交流、制裁參與對台軍售公司、進行先進武器試驗等實質性軍力提升措施,讓美國軍方和情報部門感到,對華越是指責,中國軍力反彈力量就越大。

  在軍事交流中斷時期,美國對解放軍的情況了解更加困難,在中國近海發生艦艇、飛機對峙危機時更難迅速化解,容易擦槍走火。美國公司被制裁將直接影響美國國內經濟和工人就業。而美國誇大中國軍力的結果則是各方都日益覺得中國進行幾次先進武器試驗、列裝更高性能武器“意料之中”、“順理成章”。

  發布報告反而有這麼多不利於美國的情況出現,這是最初提出編寫《中國軍力報告》的人所沒有想到的。

  美方觀察人士認為,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美互相倚重都在增加。軍事領域以外的互相制約手段都在增強,繼續惡化兩國關係不利於恢復經濟。把軍事領域的僵局擴展到經貿領域,釀成全面對抗,這是美國現階段不想要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