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公開版中國軍力報告將變溫和 避免激怒中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6 11:41:10  


 
  觀察人士認為,最終出籠的今年的《中國軍力報告》預計會降低調門。主要原因之一是,作為《中國軍力報告》出台的法律依據,美國“2010年國防授權法”較之前的授權法案進行了調整,新法要求《中國軍力報告》加入中國安全形勢發展與安全戰略、美中軍事接觸與未來合作可能性等內容,甚至《中國軍力報告》的名稱都有可能被改成《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相關情況報告》。由於“安全發展”(SECURITY DEVELOPMENTS)比“軍力”(MILITARY POWER)的概念更寬泛,可以包含中國綜合國力評估、經濟安全、社會安全等多個方面內容,這勢必將使《中國軍力報告》的“火藥味”顯得更淡。

  白宮與五角大樓背後較勁

  白宮與五角大樓之間的這一較勁,反映了美國對華不同派別之間的矛盾。每年一度的《中國軍力報告》就是這些矛盾博弈後的結果。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助理們雖然沒有實際權力,但他們離總統更近,他們的意見很可能反映了美國最高決策者的想法。

  但《中國軍力報告》撰寫組中的強硬派不太買賬。支持強硬姿態的官員認為,強調“美中軍事合作”很難取信於人,因為中國為了抗議對台軍售,過去兩年已經兩度中斷軍事交流。強硬派的美國智庫專家也主張,過度修飾的報告將不利於國防部的長期訴求——讓中國軍備發展更加公開透明。

  由此,圍繞報告撰寫暴露出了美國對華各派的不同意見,而這一次報告推遲發布,暴露出背後的矛盾更為明顯和激烈。

  《中國軍力報告》是美國國會在《國防授權法》下要求國防部自2000年起每年都必須提交的報告,歷來是一個由龐大的中國問題專家課題組來操刀。2004年以前,曾經有過國防部委托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執筆的情況,那之後基本上是美國國防部下面的部門直接組織人員撰寫。

  美國軍、政、外交、學術圈的“中國通”以及軍方情報部門往往是《中國軍力報告》的編寫主力。往往有前美國駐華外交官,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防部長,中央情報局、國防情報局官員和研究人員等擔任顧問。如果《中國軍力報告》能附上作者和顧問班子名單的話。人們會發現,美國所有對中國問題有研究的一流專家幾乎都被囊括進去,其中既有能說流利漢語、熟讀《孫子兵法》的情報專家,也有曾經騎自行車在中國走過大城小鄉的前駐華人士。

  而有資格對報告提出修改意見的,既有白宮官員,也有國會議員。各個編寫人、顧問與批評者所處位置不同,代表不同部門利益甚至軍工集團、企業組織等等,使得報告的出台過程每次都是一次複雜的博弈。

  渲染中國軍力威脅,有助於給美國軍方更多軍費採購武器、維持東亞部署和軍事活動,並有利於推動對台、對東盟各國軍售,這有利於軍工集團。而緩和對華壓力,則有助於美中經貿往來,有利於在中國有巨大投資和市場的另一部分集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