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反映中國外交思路變遷 “傅瑩方式”受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29 11:14:25  


傅瑩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我們常常費解:西方為什麼誤讀中國?但中國何嘗不在誤讀西方?因為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各說各話。

  《國際先驅導報》報道,文化的鴻溝,語言的障礙,傅瑩以她獨特的方式告訴我們,沒有什麼不可以逾越。

  她從不咄咄逼人,也不照本宣科,有的只是前所未有的坦率,和風細雨的講述,富有人情味的故事。在中國外交的舞台上,她優雅、美麗、幽默、睿智,再硬的堅冰在她面前都可能融化成水。

  從某種程度上說,傅瑩用她自己的方式向世界介紹中國本身,也是中國外交思路的一種變遷。換句話說,中國要想真正融入世界,“傅瑩方式”就不應該被忽略。

  距離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已經過去了二十余天,傅瑩面帶微笑的照片仍然掛在中國駐英使館網站上。

  1月4日,國務院任免新一批國家工作人員,在長長的名單中,蒙古族女性傅瑩格外耀眼——外交部副部長,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二位女性擔任這一職務,如果以少數民族論,她是第一位。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過去兩年,因為在英國大使任上的卓越表現,傅瑩早已被國人熟知和喜愛。當然,許多人第一次認識她還是通過一篇文章——《如果西方能夠傾聽中國》。

  2008年4月13日,英國《星期日電訊報》評論版刊登了這篇英文隨筆,在文章的開頭,傅瑩這樣寫道:“4月6日那天早上,我看著窗外漫天飛舞的雪花,不禁想:今天的北京奧運火炬倫敦段的傳遞將會怎樣?”

  在奧運聖火傳遞頻頻受阻,西方媒體一邊倒歪曲中國的背景下,這是中國外交官第一次在海外主流媒體發出中國聲音,反響熱烈。一位英國讀者在給中國駐英使館的郵件中寫道:“我謹代表全體國民,就火炬倫敦傳遞期間一些反華示威者的行徑向您表示遺憾和不安。”

  實際上,傅瑩魅力的獨特之處遠不僅止于文字——她優雅端莊,幽默睿智,結交英國各界精英,頻繁出入酒會、講座、論壇,官方的,非官方的,到處演講,以柔克剛,和風細雨地闡述中國政策與立場。
    
  媒體寵兒

  2007年4月,到倫敦的笫一週,傅瑩便出席了“中英媒體論壇”,主動與媒體接觸,不畏懼、不退縮。此後,只要一有時間,她就會登門造訪英國各大媒體老總,和他們喝茶聊天,希望他們能報道真實的中國。當然,她也不是什麼媒體都會造訪,從《泰晤士報》、《獨立報》,到《每日電訊報》、《經濟學家》,都是英國中產階級才看的媒體。“中產階級是英國社會的核心,說服這部分人至關重要。”旅居英國多年的中國留學生曾飚說。

  文章發表在主流大報,上電視當然也有所選擇。2009年3月29日9點,英國王牌節目Andrew Marr Show在英國廣播公司(BBC)1台播出,一位滿頭白髮、戴著眼鏡、打扮考究的中國女性正用流利的英文解釋中國在金融峰會上的立場,希望西方不要捧殺中國。“當人們給中國戴上‘富裕’、‘有錢’和有大量儲備等等各種帽子的時候,中國民眾會感到這是在吹捧中國,甚至是在忽悠中國。”語畢,主持人Marr哈哈大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