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英媒:解放軍戰力可防止96台海危機重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6 14:15:48  


五角大樓指出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導彈項目可阻遏美航母馳援台海。
中國大閱兵的主戰坦克方陣。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電/東方網消息:英國《經濟學人》22日網站撰文稱,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進程的加快,其戰力出現了重大躍升。美國國防部擔心中國正在獲取的軍事能力已遠超出其應對未來台海衝突的需要,使美軍無法再像1996年台海危機期間那樣迅速做出反應。 

  中國大閱兵觸及美國人敏感神經 

  文章稱,希拉里曾於今年1月表示,美國應該運用“巧實力(Smart Power)”來處理國際關係,這一說法為中國官方及評論員所津津樂道。他們當中有人稱希拉里的“巧實力”是一個非常簡潔的描述方式,中國也想做到這一點:找出正確的軍力、文化及經濟影響力——硬實力及軟實力——構成,維護國家的國際地位。然而,在小心謹慎對付彼此的過程中,中美國兩國都有誤用“巧實力 ”的危險。中國在國慶大閱兵中彰顯本國軍事實力的作法,正是中國可能會誤用“巧實力”的實例之一。數千名昂首闊步的士兵以及旨在威懾美國及台灣地區的軍事硬件,就有點兒像冷戰期間的畫面。 

  文章認為,這樣的場景深深的碰觸到了美國人的敏感神經。美國知識分子與政客曾因對中國崛起的看法不同而被劃分為幾個派別,而在國慶大閱兵結束之後,左翼民主黨人士卻發現他們與右翼共和黨人士有著共同的看法,即將中國看成是新興的蘇聯。10月1日大閱兵還使第三個派別即中間派人士開始憂心忡忡,擔心中國的崛起會給全球帶來極大負面影響。可能會帶來破壞性的全球性後果。 

  奧巴馬對華“巧實力”戰略與其前任小布什總統頗為相似,後者在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不再將中國稱為“戰略競爭對手”。同樣智慧的中國也於2003年積極牽頭組織六方會談,處理朝鮮半島核危機問題。在這個十年中,中國大陸開始逐漸改變過往對台態度,雖然其仍在繼續採購更多的武器系統,備戰未來台海衝突。 

  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曾於今年3月就2007美國外交政策出台一份報告,引起了中美兩國領導人對兩國間“戰略不信任”問題的關注,這對推廣“巧實力”理論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這份報告稱,美國決策者應該開啟歷史的“新篇章”,對中國新興大國的地位表示出尊重。對於這一點,較小布什更強調中國作為全球問題解決者角色的奧巴馬總統似乎非常贊同。 

  美國的友好態度,可能有助於北京在諸如氣候變遷或朝核等問題上提出更富建設性的意見。不過,台灣問題會繼續促使中美兩國發展針對彼此的硬實力能力。在軟實力領域(由美國著名學者約瑟夫奈定義的一個詞匯,指一個國家利用非武力實力勸誡或影響其他國家的能力),中國最近才開始扮演可產生全球性影響的角色。迄今為止,無論是在保護非洲石及煤礦交易安全,還是在利用互聯網傳播及世界觀等方面,中國的努力通常只是使美國稍有不快而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