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閱兵觀摩艦原定溫州號 因記者太多改派鄭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24 11:15:04  


 
  開放:自信的風采 

  今(23日)天,海上大檢閱,中國新型艦船紛紛首次亮相。然而,很多國家的海軍官兵注意到:一艘緊隨檢閱艦的觀摩艦他們很熟悉:舷號“八一”,艦名“鄭和”。 

  這裡,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幕後花絮。當初,人民海軍確定的觀摩艦是“溫州”號導彈護衛艦。後來,要求上艦採訪檢閱的記者之多,遠遠超乎預料,海軍領導當即決定:改派“鄭和”號遠洋訓練艦。 

  改變,成就一個巧合:鄭和,是中國走向海洋的先驅。“鄭和”艦,是中國海軍走向開放的使者。整整20年前,“鄭和”艦單艦跨越太平洋,進入西半球訪問美國夏威夷。它,是第一艘越過180度子午線的人民海軍軍艦,也是中國海軍出訪次數最多的艦船之一。 

  回望600年前,鄭和船隊“雲帆高張、晝夜星馳”,縱橫大洋數十萬裡。然而,當鄭和的征帆落下,閉關自守的農耕意識重新抬頭,中國走向海洋的腳步也成為歷史的絕唱。 

  歷史的懲罰如此無情。正是在明成祖朱棣為獎掖鄭和而賜建的南京靜海寺內,清王朝簽下第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南京條約》。從此,敵國外患競相來自海上。 

  慘痛的教訓告訴中國人:開放,是現代文明一個不可缺少的元素,是一個瀕海國家的生命線,絕不能把遼闊的海洋看成國家的護城河! 

  開放,就要敞開胸襟,面向大洋呼吸八面來風。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的春潮,迎來了第一艘西方大國來訪的軍艦——法國海軍“迪居埃·特魯安”號反潛驅逐艦。此後,外艦來訪不絕於途。 

  然而,開放之路不尋常。 

  23年前,就在今(23日)天14國軍艦停泊的青島港碼頭,美國軍艦在新中國成立後首次系纜中國大陸。1986年11月5日,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萊昂斯上將率3艘軍艦來訪。 

  兩軍握手,敏銳的國外媒體馬上發現:美軍官兵落落大方,中國官兵拘謹羞澀。當時擔任陪訪艦的“大連”號導彈驅逐艦官兵第一次參加外事活動,許多官兵沒能與美軍官兵說一句話、照一張相,有的水兵在路上遇到美軍官兵都低頭繞道走……

  談起往事,艦長李烈視角獨特:“開放,要以自信做基礎,自信的基礎又是實力和閱歷。我的前任老艦長們永遠忘不了,當年兩國官兵互相參觀對方軍艦,我們的官兵如同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轉來轉去看不夠;見多識廣的美軍官兵參觀我們這艘艦,是抱著胳膊看兩眼就下去了……” 

  技不如人,見識不如人,導致自信的程度大不相同,交流的層次大不一樣。如今,經過信息化改造的“大連”艦煥然一新,也昂然出現在中國海軍受閱編隊的方陣中。在該艦所在的北海艦隊,一名戰士印證共和國水兵的閱歷變遷:“哈爾濱”艦技師臧家友,當兵19年,就隨軍艦出訪22個國家、24個港口。 

  當年,在美艦來訪的碼頭歡迎儀式上,時任中國海軍司令員的劉華清,與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萊昂斯還有一段風趣的對話。劉華清說:“有機會,我要指揮你的軍艦。”萊昂斯哈哈一笑:“那就讓我們一起分享吧”…… 

  23年後,這段“笑談”成真:一艘美國軍艦,參加了中國海軍現任司令員吳勝利擔任總指揮的海上檢閱。這艘軍艦,正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宙斯盾”級導彈驅逐艦——“費茲傑羅”號。現在的吳司令員,當時是某驅逐艦支隊的支隊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國海上大閱兵 清代以來第二次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