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3月23日電/美國聯準會上周四宣布1.15兆美元的大膽注資計畫,在股票、美元、債券及商品等四大市場引發連串震動。這項注資行動最受關注的是,聯準會要直接介入國債市場,把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綁在一起,經濟學家給它的術語是“國債貨幣化”,也就是中央銀行為政府財政赤字融資,另個說法是印鈔票救經濟。但無論那個用詞,謹慎的央行都視為最後防線,非到萬不得已不會採用;而現今的情況卻是愈來愈多的國家正這麼做,政府內部也有東施效顰之意,期望本周召開理事會的央行要守住這道防線。
台灣經濟日報今天社論指出,自去年9月金融海嘯爆發後,聯準會就已跳過傳統“銀行中的銀行”角色,直接收購各式各樣的私人或政府有價證券,例如房地美、房利美發行的債券、抵押擔保證券、商業票據等;其資產負債表也從9,000億美元激增到2兆美元,目的是注入流動性,以維繫經濟活動,上周的注資計畫中有8,500億美元是延續並擴大這項功能。聯準會大量持有這些資產,等於把自己完全暴露於市場風險之中,但畢竟還是“債有主”,債權人與債務人非同一人。
特別的是,聯準會還決定在六個月內購買3,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形式上是聯準會借錢給財政部,實質上是把債權人與債務人變成同一人,就像自己印鈔票給自己用一樣,好處是解燃眉之急;但鈔票印了太多,就是愈來愈沒有價值,而且也必須是像美國這樣擁有可信貨幣的國家才能偶一為之,不是人人都玩得起。理論上講,各國央行都可以隨時開動印鈔機,做這個無本生意,但付出的代價可能是本幣貶值、通貨膨脹、資金外逃及國家信用破產。也因此,台灣“央行”曾表明,除非在“國家”經濟危難時,“央行”不會直接買進公債。
正因如此,聯準會此時啟動國債干預計畫,有些特別原因。在表面上,聯準會是要壓低長期利率,以有效改善信貸市場的環境。目前官方的聯邦資金利率是0到0.25%,但10年期公債殖利率多掛在2.5%以上,日前還超過3%,讓眾多與此掛鉤的擔保貸款利率降不下來,聯準會必須收窄這個差距,以維護其零利率政策的威信。
不好說的理由是,聯準會就是要製造通貨膨脹,對抗通貨緊縮,避免美國經濟陷入長期衰退。聯準會主席柏南克一直對通縮心存顧忌,不僅是因為傳統貨幣政策使不上力,美國企業的高負債特質,更將放大通縮的殺傷力,帶來集體破產壓力。這也是很多央行的心結;比較起來,治理通膨靠著拉高利率、收緊貨幣,多半能收效,而反通縮之道的最佳之策,卻似乎只有會帶來通膨後遺症的印鈔票了。
此外,美國一連串的救市計畫帶來龐大的財政赤字,連同前政府留下的債務,聯準會買國債壓低長期利率,還可兼收降低政府債務負擔的效果;再者,美國國債的最大買主──中國大陸,最近釋出了對美國資產安全性的疑慮,也正實質減緩買債的力道,聯準會一口氣買下美財政部未來發債量的三成,也具穩定市場的作用;當然,美元的貶值,可實質減輕美國債務、增加經常收入,卻須面臨資金外逃的衝擊,但以美元的定價功能、保值性及可信度,這不是聯準會的第一目標。
美國印鈔救市,有其不得不然,也有其自信的本錢,而且因市場多變、信心不定,禍福更是難料。美國新政策對台灣而言,不宜跟進效法;因為美、台金融結構不同,美國是直接金融為重、台灣是間接金融,央行注資的效果及必要性並不一樣,台灣應著重於金融體系的健全;該注意的是美元一旦大幅貶值、國際貨幣重新定價帶來的影響,市場須保持警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