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英華人失業率較其他少數族裔低 華婦返職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1 09:52:02  


  中評社香港10月11日電/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9月30日宣布,政府將啟動一項名為“幫助工作”(help to work)的計劃,以促進就業,減少民眾對政府福利的依賴。長期失業者如果想獲得失業救濟就必須付出勞動。要麼做一些清潔等工作,要麼按時參加就業培訓,或者全日制的訓練課程。這一新政策將於明年4月開始實施。首次違反規定的長期失業人員將失去四周的福利,再次違反規定者將被剝奪三個月的失業救濟。預計受這一政策影響的失業者約為二十萬人。 

  華人失業率較其他少數族裔低 失業救濟金申請人數較少

  據《英國僑報》報道,據英國國家統計局9月份出爐的最新數據顯示,英國今年4-6月的失業率為7.7%,比上一季度1-3月下降了0.1%,就業率有所上升,但整體就業環境仍不容樂觀,約有249萬失業人群。根據最新的按不同族裔就業調查顯示,不同於英國整體的就業情況,在英華人的失業率從2012年10月到2013年6月反而有所增長,從9.3%增長到10.4%,其中華裔女性的失業率普遍比華裔男性要低,以今年4-6月為例,華裔男性失業率為11.9%,而華裔女性僅為9.1%。相較於英國整體水平,華裔的失業率相對較高,而對比其他少數族裔而言,華裔失業率僅高於印度裔,是幾大少數族裔中第二低的,相較而言孟加拉國及巴基斯坦裔的失業率最高。

  華人資料及咨詢中心(CIAC)為在英的華人提供一系列民生相關的咨詢服務。在中心工做的Jaime告訴記者差不多所有的CIAC服務使用者都是領取福利的人士,中心接待的人數每年在300位左右。這些在英國生活的華人,他們有的要帶孩子,有的兼職並低於平均收入水平,有的有健康問題等而需要政府的福利補貼。“通常都是一整個家庭申請福利,一些有許多小孩的家庭,一年申領的救濟金高達5000鎊(未包括住房補貼)。”Jaime表示。

  據CIAC提供的資料來看,大部分申請福利的人士主要是申請住房補貼(Housing benefit)、兒童稅收抵免(Child tax credit)、就業稅收津貼(Working tax credit)等,申請失業金(job seeker allowance) 的人士較少。Jaime稱,華人是英國社會中比較勤勞的群體,因而多多少少都會做工,身體健康而完全失業的人士屈指可數,華人中目前在CIAC的服務使用者里,申請失業救濟的人數大概在7%左右,300人中一共才20多個。比較困難的就業群體是50多歲較為年長的人士,他們來英國多年,已經拿到英國身份,由於種種原因並未學習英語因而無法從事樓面等工作,而若是到廚房當幫廚,雇主又會擔心這群人士比較容易出現工傷事故。這些長期失業者是英國華人就業中較為弱勢的群體。Jaime 說,“多數用戶都是從事或曾經從事餐飲行業的,因而他們遇到的困難都離不開中式餐飲業的工時跟收入不衡。沒有保障外福利也不好申請。再加上語言障礙,很多華人就被局限在這個弱勢位置。”

  據了解,也有一些華人在政府的“系統”上顯示的是長期失業的狀態,但仍舊在外打工,只是未有報稅,他們一邊在做工的同時,還申領著福利,這樣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一旦被查到將受到嚴懲。雖然有一部分人士“精明”得過了頭,然而也有一些人士雖然來英國多年但是還未充分了解這邊的申請政策,不清楚自己應得的利益。

  華人主婦返職熱 翻譯、教中文成主業

  據了解,在英國失業的華人中,家庭主婦的人數為數不少,她們在照顧了孩子到一定年齡後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都願意尋找一些全職或兼職的工作。

  據曼城華人之家介紹,她們大部分是因為孩子太小沒有時間找工作,且英語基礎較差,因而找工作會遇到困難。針對這些情況,華人之家同英國專業求職培訓機構WEA達成合作項目,由華人之家組織失業華人到WEA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通過考試學員們就可以得到經過認證的職業等級證書。提高華人在英國的就業機會。根據多年的華人培訓參與和觀察,華人之家介紹說,華人在英國的就業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從事翻譯工作,幫助中國企業同國外投資者或者合作者進行交流與溝通。二是在經過培訓華人中很多人也選擇了從事教育業,即中小學中文教師。如今英國的學校都開設了中文課程,不少華人經過培訓後,在競爭中文教師時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今年51歲的陳惠琳就是華人接受培訓後成功就業的代表。她三十多年前來到英國,已加入英籍。之前的二十多年一直照顧家人沒有參加工作,後來陳女士參加了華人之家和WEA合作的就業培訓課程,英語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並且順利通過了翻譯第三等級的考試。現在,陳女士在倫敦從事翻譯工作已經將近3年的時間,參與了很多大型公司以及法庭事務的翻譯工作。陳女士說:“我知道要想比別人優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我參加培訓的時候很認真,成績好找工作也相對容易一些。現在做翻譯工作能夠幫助更多的華人,我很開心。”

  記者前往英國就業中心(Job Centre Plus)採訪時發現,有一位馬來西亞華人婦女找工作。她已經取得了英國的永久居住權,據她介紹,在英國並不是完全找不到工作,只是更多的人希望自己能夠做的更好,所以如果本身文化程度和專業水平不足的華人,通過培訓再就業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她認為,和很多社會上發布的就業信息相比,就業中心的招聘信息更全面,更可靠,而且有工作人員提供專業的幫助也能夠提高錄用的幾率。

  就業支援計劃關注弱勢群體 申請者寥寥

  專門關注華人心理健康的慈善機構——華心會也正在啟動一項“就業支援計劃”(Employment project),據計劃負責人Rebecca 介紹,此計劃會為因失業而受輕度情緒困擾的華人提供一系列的綜合就業支援服務,服務將持續至2014年12月底。“目前的經濟形勢,對於正常的普通人來說找工作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因而對於這些社會的弱勢群體,他們所遇到的困難也可想而知。”Rebecca說道。

  目前有16位華人正在接受免費的服務,每周工作人員及志願者會幫助服務使用者進行一系列的主題培訓,包括建立自信、面試技巧等,這些服務使用者中有60%是有長期或短期精神困擾的人士,20%的人士是孤立,長期與社會隔絕的人士,還有少數沉迷上網或賭博成癮的人士。隨著今年4月以來英國福利制度的全面改革,受福利金封頂等政策影響,華心會發現一些60歲左右的長者也開始報名參加此計劃,這些人士多為獨居且健康的長者,希望尋求一些家政、帶小孩等類型的兼職工作。

  李先生(化名)是“就業支援服務計劃”的一名學員,今年53歲,已加入英籍。他原本生活在香港,之後來到英國工作。04年李先生患上精神疾病後無法正常工作,經常出現嗜睡,無力等症狀。有時候甚至能一天臥床22個小時。經過朋友的介紹,李先生加入了 “就業支援服務計劃”,李先生說:“我研究生階段的專業是軟件工程,之前在香港的工作就是網絡管理,所以以後還是希望從事相關的工作。”李先生很高興自己在華心會的幫助下,身體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以貼補家用。現在李先生已開始在一家華人社區中心嘗試教授電腦課程,有機會獲得一份正式的工作。

  “這個項目是參考IPS(提高個人就業計劃)制定的,主要是針對患有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人群實施的一項就業服務項目。這類援助計劃已經在美國,英國,香港等地展開,華心社在IPS方案的基礎上,制定了更加完善且具有針對性的措施。針對患病較重的人群,會採取先培訓後推薦就業的步驟,而患病程度較輕的人群,可以在志願者的幫助下先申請工作,之後根據工作內容和工作中新出現的問題有針對性的給予培訓。據了解,華心會的“就業支援服務計劃”培訓周期為一年,每年都可以提供30個免費名額。但是近幾年的報名人數並不理想,總是出現缺額的情況。華心會也號召廣大需要幫助的華人,為了身心的健康,為了更好的融入社會,要勇敢走出家門。同時,也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尤其是患有網癮的青少年加入就業支援計劃的行列,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她也呼籲廣大的雇主能夠給這些曾經有過情緒困擾但是已經穩定的華人們多一些就業的機會。

  “幫助工作”計劃引爭議

  對於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公布的“幫助工作”(help towork)的計劃, 在華人社區內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Jaime 坦言雖然這對社區而言可能是件好事,一些華人可以通過一些工作、勞動等鍛煉英語,但是這項計劃對於提高英國華人的就業率而言未必有效,反之可能影響到一些真正需要社會幫助的弱勢群體。她分析稱,真正有心找工作的人士,沒有這項計劃也一樣會積極努力的找工作,華人在英國以勤勞肯幹著稱,反倒是對於那些弱勢群體,諸如身體不太好或者有受到家庭暴力折磨而領取福利的人士來說,硬逼迫他們去做一些體力勞動或者參加培訓似乎並不是人道的做法。一些受到過家暴的女性,內心還在創傷期時出去工作,導致工作經常出錯以致被雇主解雇,並未起到好的效果。

  Rebecca 認為該項計劃對於領取失業金的人士似乎有失“公平”,她說,“政府要求失業者從事一些類似‘社會服務令’的工作,諸如清潔、打掃的工作,但卻不給他們發工資而是發福利金,實際在‘做工’,卻在領‘福利’,很不合理,如果他們做了清潔工的工作,倒還不如給他們發最低工資。”

  對於目前已經在工作的華人而言,華人資料與咨詢中心建議大家要弄清楚老板是否給你合法報稅,清楚了解自己的權益,同時要保存好自己的工資單、P45、P60的表格,這些對於今後的工作、養老及福利申請都至關重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