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近半英國華人不會英語 重影影響權益保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08 11:31:29  


  中評社香港9月8日電/日前,在英國發生的兩起華人翻譯在協助華人參加駕照筆試時,不但翻譯考題,還指出正確答案後空開索賄。據悉,這兩人都已被英國法院判罪入獄。兩起案件涉及300多名華人,人數之多震驚英國社會。記者近日深入調查,發現近半英國華人不會英語,華人在英國的社會地位嚴重倒退,正常的權益保障大打折扣。 

  十年增五萬多新移民 絕大多數獲大赦者不知ABC

  據英國《華商報》報道,根據英國內政部提供的數據,2002年至2011年共有56,398名中國大陸華人(以下簡稱大陸華人)獲得永久居留,成人及18歲以下孩子的人數分別是43,963和12,435。他們中有近九成已加入英籍。成人獲得永居主要通過三個渠道:工作簽證、結婚和大赦(5年遺案),調查顯示這一批華人中多數根本或幾乎不會英語。

  根據官方的統計,1999年至2011年的十三年間,有11,000大陸華人以工簽名義來英工作,其中9341人連續工作五年後獲取了英國永久居留。他們中6成多是餐館和外賣店的大廚,有5630人;中醫師1435人。

  中餐是在英華人的支柱產業,絕大多數華人直接或間接與中餐業有種種聯繫。大廚工作場所在餐館的廚房,工作性質決定了他們的職業要求,英語不是他們必需的工具。據記者調查,92%華人大廚根本或幾乎不會英語。

  中醫在過去十幾年曾經在英國一度輝煌,診所開遍英倫三島,上千名中醫師獲工簽移民英國。中醫師絕大多數大學畢業,但由於專業限制,可以用英語與病人直接溝通的屈指可數。92%以上診所都配一個前台經理兼翻譯,多數醫生只能說“你好、謝謝”之類的英語客套話。按英國人口統計的標準,他們也屬於不會英語。

  中國福建省的個別市縣歷來有外出淘金的傳統,過去15年有數萬計福清、常樂人漂洋過海偷渡進入英國。他們長期黑在英國,生活在社會的底層。2007年3月後英國實施變相大赦(即五年遺案),一批福建人鯉魚跳龍門,一夜間由非法轉成英國永居公民。

  記者了解到,這批福建同胞在來英國前從未學習過英語,儘管在英已滯留多年(最少5年),但活動範圍有限,從不與當地人接觸,除個別年輕人外,96%的人目前仍不會說英語。

  2萬嫁英中國女性無法與丈夫交流 成千上萬華人沒家庭醫生

  2002年至2011年的十年間,獲英國永居的大陸華人有46%是通過婚姻的渠道。十年有23,486名華人與英籍人士結合,其中91%是中國女性嫁給英籍人。她們中兩成人是留學生或工簽人士在英國轉成配偶簽證後申請到永居,其他近八成多是由中國嫁到英國。

  記者了解到,從中國娶親的英籍人士主要是英國中年白人和中老年英國華人,後者中離婚或老伴過世的占多數。嫁到英國的中國婦女大多三、四十歲,離異者居多,他們的結合一般是通過婚介或者朋友介紹。

  這些婦女大多經歷生活的種種磨難,為換一個生活環境來到英國。此前她們可能壓根沒有想過會出國,所以多數人不熟悉英語。嫁到英國若干年後提高的程度仍十分有限,基本停留在簡單的“good,very good”對話中,能有深入情感交流的不太多。她們中七成以上不會流利英語。

  記者在華人社區中調查得出的數據更加觸目驚心。四成多通過五年遺案獲得永居的福建華人沒有家庭醫生。按照英國國民保健系統,永居人士和入籍者可以免費地有家庭醫生,去醫院檢查,享受住院等各種公共服務。

  42歲的福建何先生,在一家中餐館打工。他告訴記者,平時身體不錯,一年也就是一兩回感冒。找醫生看病,得找翻譯,花錢是一回事,時間上還有種種限制38歲的張先生也是福建人,他根本就不知道家庭醫生是怎麼回事,他有病就給老鄉打電話,然後去中藥店買點藥。

  英國衛生部一位專家指出,不會英語的外國人健康差主要是沒有在家庭醫生那裡注册。注册後,生病了就能及時找醫生,更早地進入保健體系,得到及時的信息;例如婦女每二年做一次子宮頸塗片檢查,45歲以上中老年冬季預防感冒的預防針等。很多疾病可早期預測預防。只有經常性地與家庭醫生溝通,及時安排驗血、掃描等常規檢查,才能治療,挽救和延長生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